(投稿修改稿)网式温湿度监控系统研究.docVIP

(投稿修改稿)网式温湿度监控系统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稿修改稿)网式温湿度监控系统研究

网络式温湿度监控系统研究 关可 王懿娜 亓淑敏 (长安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 710064)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式温湿度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通过服务器采集各个温湿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结果,并将结果通过Internet以网页的形式发布。系统中采用ASP.NET和AJAX及VML结合的技术实现温湿测量结果的动态更新,实现了Internet环境的远程监控与管理。对于存在多个节点和测量频率较高的领域,这种方法尤能显示其优势。 关键词:网络 监控 ASP.NET AJAX Research on Network System for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GUAN Ke WANG YiNa QI ShuMin Dep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Abstract: A Sensor’s Network System for monitoring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s presented, in which every sensor’s measure result is collected by a center server and broadcasted on Internet. Using ASP.NET, AJAX and VML technology, the measure results are dynamically refreshed. The net scheme has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raditional way, especially in the case a lot of measure nods exist and the measure frequency is high. Key words: Network;monitoring system; ASP.NET; AJAX 目前常用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是传统的基于集中式计算机控制和现场总线技术相结合的温湿度监控系统。考虑到模块直接上网的技术趋势和希望能够利用已经广泛应用的以太网资源,本论文通过比较和方案论证,确定了的温湿度监控,SST25VF016B,属于NAND型非易失性闪速存储器。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密度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测量系统中。NAND闪存的存储单元为块和页。它能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而擦除操作以块为单位,读、写和擦除操作均通过命令完成;不能字节擦除,在每次改写操作之前需要先擦除一整块;每一块的擦除次数有限,为10万次左右。根据系统存储数据类型的需要,将FLASH分为两部分使用:一部分(2块,每块32k)存储该控制柜的系统信息,包括编号、温度校正信息、湿度校正信息、湿度控制范围等;另一部分 62块,每块32k 存储实时的温度测量结果,包括测量时间、温度、湿度,以及该记录是否上传。FLASH擦、写的控制算法为: 开机时,系统读取系统信息,获得各种控制参数;然后找出上次温、湿度记录的存储最后位置及每块的使用情况,继续写入新的测量信息。当前记录块写满以后,在系统信息中更新块使用情况记录,找一个新的块写入。如果存储信息达到系统容量,选择62块中所存信息最早的块擦除,重新使用。这种设计参考了u-cos文件管理系统,但由于传感器测量记录的长度是固定的,简化了每条记录的读写算法。 2.3 湿度控制算法 对于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如果仅通过简单的反馈控制(即湿度高于设定值,吸湿装置吸收潮气,饱和后将向外排放潮气,如此反复来达到湿度的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原因是温度控制器件和吸湿装置的工作曲线通常都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使得控制时间的推算变得不确定。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本文在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中使用了模糊控制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效果。即根据监控节点内一段时间内温湿度测量值,得到吸湿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能力的模糊估计(分为5类,强、较强、中、较弱、弱),并根据柜内湿度和设定范围的差值,得到目前湿度值的模糊估计(远大于,接近,范围以内,低于,远低于),然后根据设定的模糊控制规则控制外部各个固态继电器动作,以达到温湿度的良好控制。 2.4 网络接口实现 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与中央服务器的网络连接通过Conextop公司的NePort网络串口转换模块实现。其体积约为两个标准RJ45插座,拥有10M/100M的以太网接口,并可同时传送TCP/UDP包给多个数据接收设备,提供1-2个高速串口,波特率可达921600bps。MCU通过标准串口同NePort连接

文档评论(0)

elouw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