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学习情境七 施工场区测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透明方格纸法 如图7-31所示,对于曲线包围的不规则 图形,可利用绘有边长为1mm(或2mm)正 方形格网的透明纸蒙在图纸上,统计出图形 所围的方格整格数n1和不完整格数n2,则面 积A可按下式计算。 图7-31 透明方格纸法 3.平行线法 如图7-32所示,利用绘有间隔h为1mm或2mm平行线的透明纸,覆盖在地形图上,则图形被分割成许多高为h的等高近似梯形,再量测各梯形的中线(图7-32中虚线)的长度,则该图形面积如下。 式中,h为近似梯形的高;li为各方格的中线长。 最后将图上面积S依比例尺换算成实际面积即可。 图7-32 平行线法 4.解析法 解析法是根据图形角点的坐标来计算图形面积的大小。 如图7-33所示,ABCD为任意四边形,各顶点编号按顺时针编为1、2、3、4。可以看出,面积ABCD(P)等于面积C′CDD′(P1)加面积D′DAA′(P2)再减去面积C′CBB′(P3)和面积B′BAA′(P4),即: 式中,P为四边形的面积。 图7-33 解析法 5.求积仪法 求积仪法有机械求积仪法(见图7-34)和电子求积仪法(见图7-35)两种,电子求积仪法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全、精度高等特点。 图7-34 机械求积仪法 1—极臂;2—框架;3—测轮;4—极点; 5—描迹臂:6—描迹针 图7-35 电子求积仪法 1—动极轴;2—动极;3—功能键; 4—整流器插座;5—显示窗; 6—跟踪臂;7—跟踪放大镜 情境小结 本学习情境主要讲述了地形图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的应用等内容。 1.地形图就是将地面上一系列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通过综合取舍,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缩小,并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绘制成的图纸。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城乡建设和各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 2.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应重点掌握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碎部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 * 2.转换关系的建立 基准转换,可采用重合点求定参数(七参数或三参数)的方法进行。 坐标转换参数也可直接应用测区GPS网二维约束平差所计算的参数。 3.转换参数的应用 转换参数的应用,不应超越原转换参数计算所覆盖的范围,且输入参考站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应与求取平面和高程转换参数(或似大地水准面)时所使用的原GPS网的空间直角坐标成果相同,否则,应重新求取转换参数。 4.参考站点位的选择 参考站点位的选择应根据测区面积、地形地貌和数据链的通信覆盖范围,均匀布设参考站。 5.参考站的设置 接收机天线应精确对中、整平,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1mm;正确连接天线电缆、电源电缆和通信电缆等;接收机天线与电台天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正确输入参考站的相关数据,包括点名、坐标、高程、天线高、基准参数、坐标高程转换参数等;电台频率的选择,不应与作业区其他无线电通信频率相冲突。 6.流动站的作业 流动站作业的有效卫星数不宜少于5个,PDOP值应小于6,并应采用固定解成果。 正确的设置和选择测量模式、基准参数、转换参数和数据链的通信频率等,其设置应与参考站相一致。流动站的初始化,应在比较开阔的地点进行。 六、纸质地形图数字化 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可采用图形扫描仪扫描数字化法或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数字化图中的地形、地物要素和各种注记的图层设置及属性表示,应满足用户要求和数据入库需要。 纸质地形图数字化的原图比例尺不应小于数字化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纸、图像的定向宜选用内图廓的四角坐标点或格网点作为定向点。 学习单元3 地形图的应用 基础知识 一、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确定点的坐标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画有10cm×10cm的坐标方格网,并在图廓西、南边上注有方格的纵横坐标值,如图7-22所示。 要求p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p,yp),可先将p点所在坐标方格网用直线连接,得正方形abcd,过p点分别作平行于x轴和y轴的两条直线mn和kl,然后用分别截取ak和an的图上长度,再依比例尺算出ak和an的实地长度值。 计算出ak 520m,an 260m,则p点的坐标为: xp xa+ak 2 200+520 2 720(m) yp ya+an 1 700+260 1 960(m) 为了检核,还应量出dk和bn的长度。 如果考虑到图纸伸缩的影响,可按内插法计算。 (二)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如图7-23所示,欲求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AB,可以采用图解法或解析法。 (1)图解法为直接从图中量出AB两点之间直线的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分母M即为该点的水平距离。 (2)解析法则是在求得A、B两点的坐标后,用下式计算。 图7-22 确定点的坐标 图7-23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