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报监理.doc

盾构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报监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盾构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报监理

附件二 盾构隧道渗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 1 南京地铁四号线土建工程D4-TA15 1.1 工程地质 受沉积环境影响,场区地基土分布较复杂,种类多,垂直变化较大。在地面轨道段主要分布填土、冲沟区的黏性土、粉土强度较低,工程性质较差;隧道顶部为①层松散填土、②-1b2、③-2b2可塑粉质黏土和③-1b1-2层可~硬塑粉质黏土,洞身主要穿越③-2b2可塑粉质黏土、②-3b2-3可~软塑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和局部③-3b1-2可~硬塑粉质黏土中,洞底主要为③-2b2可塑粉质黏土、②-3b2-3可~软塑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和局部③-3b1-2可~硬塑粉质黏土中。 1.2水文地质 1)地下水类型 本区地层类型多、变化大,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依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富存条件,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 孔隙潜水赋存于2层软弱土、粉土和混合土孔隙中。 孔隙承压水分布于主要分布于3层粉土和中细砂中。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破碎带和裂隙发育带。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溶洞或溶洞填充物孔隙中。 2) 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位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裂隙状况、地表水系密切相关。勘察期间测得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1.0~2.3m,稳定水位埋深0.3~1.8m,水位年变幅1.0m左右,常年最高水位可取场地整平后埋深0.5m。 3) 地下水腐蚀性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据水质和土中易溶盐分析资料判别,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对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 2 渗漏水情况说明 南京地铁四号线土建工程D4-TA15 图1 环缝渗漏 图2 纵缝渗漏 图3 管片螺栓处渗漏 图4 吊装孔渗漏 3 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记录和现场观察总结,其分析造成渗漏的可能原因如下: 3.1管片自身质量缺陷 在管片生产过程中,设置密封垫的沟槽部位混凝土不密实有水泡、气泡等缺陷,管片拼装完成后,水从绕过密封垫,从水泡、气泡孔处渗漏进来。 3.2管片止水条脱落 在拼装过程中,管片发生了碰撞,使止水条脱落或断裂,使密封垫没有形成闭合的防水圈。 3.3管片衬背注浆不饱满 管片衬背注浆不饱满,若管片密封条贴合不密实,管片顶部积水,使密封垫压实比较薄弱的地方产生渗漏。 3.4盾构与管片的姿态不好 盾构与管片的姿态不好,影响到管片的拼装质量,造成管片间错位,相邻管片止水带不能正常吻合压紧,从而引起漏水; 3.5掘进过程中推力不均匀 掘进过程中推力不均匀造成管片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纹、贯穿性断裂等而渗漏水;在掘进困难时推力过大也会造成管片产生裂纹而渗漏水。 3.6管片拼装质量控制不严格 管片存在泥土等杂物未清理导致拼装出现空隙形成漏水;拼装K块时,K块密封条损坏,造成渗漏水;管片螺栓紧固不到位,造成管片防水没有压实造成渗水,或管片螺栓紧固过早,导致管片整体未压实。 3.7转弯处转弯环选型不准确 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曲线的路线上,曲线内径与外径所存在的长度差即是管片左右侧存在的楔形总量,如果转弯环拼装数量不足或过多,造成管片楔形总量少于或超过曲线内外径实际差值,就会造成管片间隙,使相邻管片止水带不能正常吻合压紧,从而引起漏水。 3.8盾构前进反力不足 盾构前进反力不足,易导致管片接缝不严,致使管片渗漏。此种状态主要出现在始发及到达掘进阶段,正面无土压力或土压力较小情况下,盾构前进阻力所提供的反力远小于管片止水胶条所需的挤压力,从而易产生因反力不足而导致管片止水胶条挤压不实,影响管片止水条的防水性能,造成管片接缝渗漏。 3.9管片上浮或侧移,管片与隧道初支间空隙较大且不均匀,注浆时操作难度大,而且填充效果差,从而导致顶部回填注浆难以密实,极易发生管片上浮或侧移,造成管片破损,引起管片渗漏。 4 预防措施 4.1针对管片存在的水泡、气泡等缺陷问题,加强生产控制、出场验收和进场验收。进场管片严格把关,同时会同监理共同验收,实现管片“零缺陷”。 4.2管片拼装前对拼装工人进行交底,过程中加强对管片的精细操作避免管片碰撞,管片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垫方木,避免管片在下方时碰角,一旦发现止水条断裂或脱落及时更换,保证拼装管片的质量符合防水的要求。 4.3加强同步注浆控制 (1)在浆液性能的选择上应该保证浆液的充填性、初凝时间与早期强度、限定范围防止流失(浆液的稠度)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隧道管片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一体化的构造物。盾构隧道衬背注浆的浆液配比应进行动态管理,依据不同地质、水文、隧道埋深等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浆液性能,以控制地表的沉降和保证管片的稳定,保证管片的防水效果。 (2)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