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

禽腺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调查 2013年至今对禽腺病毒的研究概况,文中分别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阐述了当前我国家禽普遍存在的腺病毒感染,一是禽腺病毒不同血清型在我国不同省份的分布情况;二是分离的禽腺病毒的分群、血清型和基因型情况;三是各血清型禽腺病毒对家禽的危害情况。 腺病毒科是一类中等大小无囊膜的线状单分子双股DNA病毒,第一株禽腺病毒是从牛结节性皮炎的病料中分离到。1949年Vanden Ende分离到一株禽腺病毒,以后又从鸡胚中无意分离到了多株鸡胚致死性孤儿病毒(CELO)。 1、 腺病毒科根据形态结构、免疫学特性和宿主范围可划分为两个属: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和禽腺病毒属。禽腺病毒根据其抗原结构不同分为3个群。Ⅰ群主要是传统的禽腺病毒,代表株是鸡胚致死性孤儿病毒(CELO),它们共享有一种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其中从鸡分离到的12个血清型(FAV1-12),火鸡两个血清型(FAV1-2),鹅三个血清型(GAV1-3)和鸭2个血清型。Ⅱ群禽腺病毒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大理石脾病毒和鸡大脾病毒,它们与Ⅰ群禽腺病毒无抗原相关性。Ⅲ群禽腺病毒目前只有一个成员,即降蛋综合征病毒(EDSV),它们只是部分的含有Ⅰ群禽腺病毒的共同抗原。腺病毒的分类是根据血清型或基因型来划分的。病毒的血清性根据中核试验来确定,Zsak等利用L1-L4四个高变环的特点和RFLP技术把Ⅰ群禽腺病毒划分为A-E五个基因型。并且指出了致病性毒株之间在基因型上存在着某种基因的相关性。 2、 禽腺病毒没有囊膜,由12个五邻体构成二十面体顶角壳粒,五邻体由2条纤突组成。此外,二十面体的非顶角壳粒称为六邻体(Hexon),该六邻体蛋白对禽腺病毒分型至关重要,是抗原结合位点成分。 禽腺病毒中Ⅰ群CELO病毒能够凝集大鼠红细胞,而不能凝集禽类的红细胞,部分毒株可凝集绵羊红细胞;Ⅱ群禽腺病毒无血凝性报道;Ⅲ群禽腺病毒EDSV可以凝集鸡、鸭、鹅、火鸡、鸽等禽类的红细胞。由于没有囊膜,所以禽腺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强,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酚和乙酸均有抵抗力,可耐受PH3-9,在1:1000浓度甲醛中可被灭活,本病毒对碘制剂、次氯酸钠和戊二醛敏感。欧福迪泡沫消毒剂由于含有戊二醛有效成分,可有效杀灭病原。 3、 腺病毒大部分为长期潜伏病毒,引起无症状的感染,其中部分可以引起致病。Ⅰ群禽腺病毒存在于多种禽类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作为原发病原引起发病,往往与其他病毒CAV、IBDV等混合感染致病。引起鸡包涵体肝炎的腺病毒病原已经确定,多为Ⅰ群禽腺病的几个血清型混合感染所致。 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眼、上呼吸道以及消化道,但大多呈隐性感染不发病。病毒主要在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内复制,粪便、肠道、病变肝脏、肾脏和咽等均含有病毒。病毒主要通过鸡胚垂直传播,从感染鸡群的鸡胚或雏鸡所制备的细胞分离物中可使病毒暴露出来。病毒通常在3周龄以上排出,在肉鸡,排出病毒的高峰是4-6周;产蛋鸡在5-9周,到14周龄后仍有70%可排毒。在同一农场中可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可经粪便、气管和鼻腔粘膜水平传播,病鸡常无明显症状,仅见萎顿、蹲伏、羽毛蓬松、肉髯和面部皮肤苍白,生长不良。剖检为肝炎,肝色淡质脆、肿大,肝和骨骼肌有出血点,在肝细胞中有大而圆或不规则的嗜碱性或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从送检来看,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疑似病例,问题比较突出,最先在东部沿海省份,山东、江苏、辽宁省份的白羽肉鸡上和种鸡上检测到病原。后来陆续在内陆省份,河南、安徽、河北和山西分离到病原。白羽肉鸡、蛋鸡、种鸡、麻鸡上都有发生,死亡情况因地区、品种而异。 临床上,病鸡突然性的精神沉郁,羽毛蓬松,腹泻,贫血,消瘦,最后死亡。剖检发现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肝周炎,心包积液,胶冻样,脾脏有白色坏死点,气管有出血和粘液、肺脏淤血严重,个别病例腺胃有出血点,法氏囊全部有乳白色干酪样物,肾脏呈现树枝状充血。 4、 将送检病料进行鸡胚接种,提取DNA,利用腺病毒Ⅰ、Ⅱ、Ⅲ群分群引物和Ⅰ群腺病毒分型引物(FAV1-12)进行RT-PCR扩增,如图所示:均能得到禽腺病毒目的条带。 将条带基因进行胶回收,测序,进化分析如下: 从分群角度对分离株进行规整可以看到新分离的禽腺病毒毒株都属于Ⅰ群禽腺病毒,但是它们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并不相同,通过对分离株基因型和血清型分析如下: 对Ⅰ群的禽腺病毒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发现我国主要流行A、B、C三种基因型,共6个血清型(火鸡1型、1型、4型、5型、8a/b型),但是近期在豫南、皖北、苏北、鲁西北和胶东地区流行的禽腺病毒主要是血清4型和8a/b型,造成鸡群的死亡率较高,发病急,有蔓延的趋势。目前,信得科技禽病检测中心已经对周边区域进行了取样筛查,以便掌控最新的流行动态。 由于Ⅰ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