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朝边塞诗
第五章 北朝边塞诗
所谓北朝,一般来说,指的是鲜卑族拓拔氏纵兵中原,于439年统一北方,中间历经了东魏与西魏的短暂分裂,北周与北齐的对峙,至589年隋灭陈和后梁而统一全国这一段历史时期。
由于北朝的统治者出于”畜牧迁移,射猎为业” 的游牧民族,其天性决定了他们勇武好胜的民族习气。这儿民风剽悍,性情粗犷,对于战争毫不回避,甚至津津乐道,以英勇善战为能事。在此民风的影响下,北朝的文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文人,还是汉族文人,也多对战争抱着一种认同的态度。甚至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曾亲临边塞,参加战斗,所以他们笔下的边塞作品表现出激昂高亢、乐观豪迈的风格。同时,由于一部分南方文士由南入北,如庾信,王褒等人,在北方度过了很长时间,受到北方民风的熏陶,亲历了北方的风物景观,再加上他们浓烈的思乡情怀,他们也写了一些边塞诗。其特点是将南朝的写作手法与北方的景物、风尚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迥异于南朝边塞诗的风格。本章拟将北朝的边塞诗人分为两派,即本土诗人和入北文人两个派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他们表现出的不同风格,以及他们的作品在整个边塞诗史上的地位。
一、本土诗人的边塞诗
在谈本土诗人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好武尚勇的民族风尚
鲜卑族原先是居住在大鲜卑山一带的游牧民族部落,“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后来匈奴西迁,鲜卑族占据了他们的居留地,在拓拔氏的率领下逐渐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了北方。鲜卑族在长期的征战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游牧文化气息,他们崇尚勇武,豪侠任气。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士大众都表现出一种与南方不同的文化品格。
从北朝的统治者来看,北魏的拓拔氏,其先祖“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是在马背上讨生活的鲜卑贵族,进入中原后虽然由游牧逐渐变为农耕,但许多贵族成员并未放弃本民族崇尚武功的传统,而是文武兼备,全面发展。孝文帝元宏即表现出这一特点来,他“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赋名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有文章,百余篇”, 可见他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但同时也继承了游牧民族长于骑射竞于气力的遗风:“又少而善射,有膂力,年十余岁,能以指弹碎羊髆骨。及射禽兽,莫不随志毙之。” 东魏孝静帝元善也是如此,“帝好文学,美仪容,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不但拓拔氏继承了先祖遗风,北周的宇文氏,也是勇武善战,其先祖“有葛乌氏,雄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 其后“(宇文)神举伟风仪,善辞令,博涉经史,性爱篇章,尤工骑射,临戎对寇,勇而有谋。任兼文武,声彰中外。” 他的文才武略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至于北齐的高氏,“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则已经成了鲜卑化的汉人。高适即其后代。他们正是在北方大地上,纵横驰骋,互相厮杀,上演了一幕幕激烈悲壮的历史剧幕。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生活在其中的北朝文人,在游牧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不同于南朝文人临战心态。他们对战争,不再是恐惧而是将其视为建功立业的机会,积极投身其中。崔浩是北魏前期人,曾参与军国大事。太武帝灭郝连昌、击败柔然、灭北凉,他是主要的谋士之一。太武帝曾夸赞他“尪纤懦弱,手不能挽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兵甲”、“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咨浩,然后施”。 崔浩本人也曾对太武帝说过:“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卫青霍去病亦不读书,而能大建功勋,致位公辅。” 他不像南方文人那样害怕、鄙视战争,而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待战争。崔浩之曾祖崔悦“并以博艺著名”,学卫瓘书法,十分出色,其父崔玄伯“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早年曾做诗歌,可谓是书香门第,但到崔浩,则一改儒雅门风,表现出一种尚武精神。崔浩的看法,可以说是反映了北方文人对战争的普遍认识。
北朝的文人,很多都是文武兼习的。李琰之,陕西狄道人,早有盛名,人称神童,经史百家无所不览。“琰之虽以儒素自业,每语人言,吾家世将种,自云犹有关西风气。及至州后,大好射猎,以示武威”。 他虽担当文职,却要发扬将门传统,寻找机会习武。又《北齐书·王昕传》记载“昕少笃学读书,太尉汝南王悦辟骑兵参军。旧事,王出射,武服持刀陪从。” 王昕是北齐著名文人,由于在太尉府任职,所以太尉出猎他戎装作陪。魏收,巨鹿下曲人,北齐本土作家,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名,世号三才,有魏书一百三十卷及部分诗歌传世。他的文学成就得到公认,而在武艺方面也是十分出色的。“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喜骑射,欲以武艺自达。” 魏收可文可武,在两方面都有发展前途。高昂字敖曹,是北齐著名诗人,有多篇作品传世。他也是北齐重要将领,跟从高欢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统帅三千人,以汉人为主,战斗力并不比鲜卑军队差,“于是鲜卑共轻中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课件.pptx VIP
- 58同城如何发布房屋出租信息?房屋出租技巧?.doc VIP
- (GB国标)GBT 6324.3-2011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还原高锰酸钾物质的测定.pdf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钟宏民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地沟盖板图集02J331.docx VIP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