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洗头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洗头方法

古人洗头方法 老祖宗们洗头都洗这么多年了,没道理不折腾出一些类似洗发水的东西吧。。 而洗发水的主要作用无非是(1)去除油脂(脂肪酸);(2)去除灰尘;(3)去头屑,防脱发,保持乌黑顺泽。。。 这里面(3)属于延伸性功能,一般来说只要满足前两条,就可以被认为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洗发用品了。所以英雄不问出处啊,虽说古人对化工成分所知甚少,但自然界本身已经有足够丰富的原料;凭着大胆尝试和努力积累,还是开发出了很多洗发路线的。 1. 皂荚 植物里最常用的应该就是它了。前两位同学也都提到。 皂荚亦称皂角,豆科植物,直至如今《中国植物志》里仍记载它「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我觉得头发也是类似了。。只不过丝毛织物是动物毛,头发是人的毛- -)。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多种大量皂苷类物质: 皂苷的化学结构中,由于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皂苷成为一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肥皂样泡沫。一些富含皂苷的植物提取物被用于制造乳化剂、洗洁剂和发泡剂等。(皂苷_百度百科) 除了洗发,皂荚一个更常见的用途就是洗涤衣物。据说柔顺而不易褪色。另查了一些资料,说秦汉年间即始有皂荚洗发的文字记载;但使劲儿搜了半天没搜到原文献,如果有同学知道的话烦请告诉一声:) 值得一提的是,皂荚分布有限,这倒是个不小的硬伤。而其他许多豆科、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中都含有皂苷类成分,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洗发效果,只是使用体验就不好一概而论了~ 2. 草木灰 这个恐怕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之一了。 稻草、秸秆烧成灰,即可用于洗发。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钾——溶于水后呈碱性,可与油脂类反应;另一方面类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污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为辅材,配合皂荚、木槿叶等一起使用;不知道是不是用量大容易呛鼻子。。 (另根据评论区李赛同学补充:草木灰的使用乃是通过过滤所得的溶液,并不用直接加在水里。) 3. 土碱类 说穿了其实就是土法制得的纯碱(碳酸钠),因为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可以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功能和草木灰有重合之处。 植物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往往都是因为土壤含碱度过高;这样一来反倒物尽其用,将制得的碱类用以替代动植物材料作为洗发用品。据说如今部分北方、西部地区仍有以土碱洗头的。不知属实否。 4. 木槿叶 这个我个人挺喜欢。。貌似现在江浙一带还有老人家这么用。 作为锦葵科植物,木槿和它的姐姐妹妹一样含有丰富的粘液质和皂苷。原理上和皂荚近似。但皂荚为人不喜的一点是其气味刺鼻,而木槿叶却舒爽清香,相比之下更见可爱。 对了,小时候也被外婆这么洗过一次。如今老人家已逝,我也记不得这么洗头的效果究竟如何了。sigh。 以前画过一个DIY步骤图,那时候画风还是渣。。凑合看。 5. 淘米水类 这个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真心实在又容易获得。包括但不仅限于大米,麸皮、糟糠、豆类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亦可发酵、煮沸后再行使用,各自叫法也很多。不知是否种类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也有关? 《礼记》里就有秦汉时期贵族士大夫洗漱的相关描述: 日五盥,沐稷而靧梁,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别的且不理他。前面已提到「沐」为洗发,「稷」则被认为是「取稷粱之潘汁用」,即洗涤谷米、高粱后留下的水。据说《史记》中亦有类似的细节记载。 (另外据说面糊、淀粉类,加以食醋也可用于洗发。但私以为对于古人来说会不会有点太浪费。。。) 6. 茶籽类 油茶、茶树种实榨油后留下的残渣。 这个古籍中似乎未见太多记载?总之我是没怎么查到,怕是和茶树原生分布的地理限制有关,但民间老人家也多有口碑相传的。 茶籽油的运作机理也类似皂荚皂苷,但更胜在护发养发。如今有些洗发水还以它们为明星成分宣传。。。但获取起来便不太容易,毕竟是二次加工产物,恐怕古人也是本着物尽其用的心态拿来使用的吧:) 本尊长这样。。 7. 芝麻叶 关于芝麻叶的记载并不多。所能找到的,是来自明朝郭晟的《家塾事亲》: 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 脂麻即芝麻,据称部分中医典籍里也有记载可以使头发乌黑润泽之效。我个人怀疑芝麻叶洗头更偏重于保养而非清洁,因为实在不太能想到其中含有什么去油脂灰尘的有效成分。。。 8. 桑白皮 即桑树的干燥根皮。 和芝麻叶类似,多见于中医药记载,保养性甚于清洁性。据称对脱发、头屑有一定功效。总之煎成汤水后搭配着用吧~ 长得略抽象。。。 9. 柏叶/桃枝 源自湖南地区的《攸县志》: 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桃树倒罢了,柏叶只知道是当时本土的柏科植物,却并不知道具体物种。柏科植物普遍含芳香油,可作杀菌之用;作为洗发材料,想来也多半是源自这方面的功效。 ——其他一些类似蛋清、首乌、生姜之类,广为人知,且更像是护发素(养护功能>清洁功能)的,便不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