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doc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必备用书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1 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4讲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概述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和潜在性。 4.危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5.中国的自然灾害: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 6.衡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除与自然灾害的本身变化有关外,还与发生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有关。一般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损失越严重。 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2)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3)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统称为洪涝灾害。 2.形成洪涝灾害的因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及人类活动等。 3.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1)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 (3)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 考点一 洪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为50~100毫米称为暴雨,100~250毫米称为大暴雨,大于250毫米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 解析 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实际上也是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一种体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所以该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我们应该从降水、地形地势、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综合考虑。 【考向立意】 结合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 【思维过程】 读图→获取“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相关信息→结合我国气候特征并联系洪涝灾害成因→归纳答案。 【误区警示】 对图示信息获取不准,不能充分调运所学知识并把其与试题信息相联系而导致失误。 【预测展望】 结合我国主要江河洪涝灾害材料,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洪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1.洪灾的成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原因造成湖泊萎缩;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3)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 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 2.洪灾的防治 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过程,采取如下措施: (1)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2)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3)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4)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5)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

文档评论(0)

nbc152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