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作文指导_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详解.ppt

2016届高考作文指导_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近三年全国多材料作文卷: 2015年湖南卷(两则) 2014年浙江卷(三则) 2013年安徽卷(两则) 2012年广东卷 (两则) 2011年上海卷 (两则) 多材料作文就是由多则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则材料组成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 审题立意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2.多向性原则。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最佳立意原则: ①.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②.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 ③.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④.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方法一: [示例]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两则材料国别地域不同,叙述对象、内容不同。 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①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②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 ③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越 温馨提示:好的观点总是有限的。重要的不是观点本身。而是观点的表达,观点的“包装”。观点的表达方式比观点本身更重要。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 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内涵,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方法一归纳 : 异中求同法 注意事项:我们在找相同点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立意不能流于表面,不能似是而非。 牛刀小试   材料一: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2011年安徽模拟卷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两则材料形式不同,叙述的对象、内容不同。 由它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危机感 ②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 材料一: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块钱给我,那我就成了亿万富翁了。 方法二: [示例] 材料二: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块钱的贡献,那我的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材料二中的人追求人生精神财富,用贡献 衡量价值。 材料一中的人渴望物质财富,寄希望于向他人索取,用金钱衡量价值。 由它们的不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两则材料形式、内容相似,都由一块钱而引起,涉及财富、价值观问题。 一些形式相同的材料,它们的内涵却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如果我们能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从相同的材料中比较几则材料的不同内涵,找出不同点和关联点,从不同点与关联点中求得作文立意所在,正反切入皆可立意,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方法二归纳 : 同中求异法 注意事项:对于材料中的不同观点不是什么都能写,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分析判断,最终确定的立意须能写出深度,充满正能量,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春节将近,中国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热非凡,不少星级酒店纷纷挂出年夜饭“客满”的招牌。记者23日在苏州采访时了解到,该市近日惊现38万天价年夜饭,这也是目前国内价格最高的年夜饭。 牛刀小试 材料二:“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这段名言出自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之口。“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我的全部财产。”陈光标如是说。 两则材料都是围绕“财富的利用”而展开。 材料一:天价年夜饭的消费,体现的是追求表面光鲜,自私享乐的人生价值观。 材料二:陈光标的话体现的是他 “奉献社会与他人”“财富共享”的价值观。 由它们的不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①不应为富不仁,而应财富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