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总目提要小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库总目提要小汇编

《四库总目提要》各种序汇编 一、经部   经部·总叙   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遞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散,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维。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学脈旁分,攀援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如《论语集注》误引夏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承中《四书通证》即缺此一条,以讳其误,如王柏删《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材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未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源,国初诸家,其学征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要其归宿,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既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参稽从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孝经、曰五经总类、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小叙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以风谣,《礼》寓以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瑷、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援以入《易》,故《易》愈繁,夫六十四卦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经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于左。   书类·小叙   《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小序之依托,五行传之附会,久论定矣,然诸家聚讼,犹有四端:曰今文古文、曰错简、曰《禹贡》《山水》、曰《洪范》《畴数》。夫古文之辨,至阎若璩始明。朱彝尊谓是书久颁学官,其言多缀辑逸经成文,无悖于理,汾阴汉鼎良亦善喻,吴澄举而删之,非可行之道也,禹迹大抵在中原,而论者多当南渡,昔疏今密,其势则然,然尺短寸长,互相补苴,固宜兼收并蓄,以证异同,若夫刘向记《酒诰》《诏诰》脱简仅三,而诸儒动称数十,班固牵《洪范》于《洛书》,诸儒并及《河图》,支离,淆经义矣,故王柏《书疑》、蔡沈皇极数之类,非解经之正轨者,咸无取焉。   诗类·小叙   诗人四家,毛氏独传,唐以前无异论,宋以后则众说争矣。然攻汉学者意不尽在于经义,务胜汉儒而已,伸汉学者义亦不尽在于经义,愤宋儒之底汉儒而已,各挟一不相下之心,而又济以不平之气,激而过当,亦其势然欤,夫解《春秋》者惟《公羊》多驳,其中高子沈子之说,殆转相附益,要其大义数十,传自圣门者,不能废也,诗序称子夏,而所引高子、孟仲子乃战国时人,固后来挽续之明证,即成伯瑍等所指篇首一句经师口授,亦未必不失其真,然去古未远,必有所受,意其真膺相半,亦近似《公羊》,全信全疑,均为偏见,今参稽众说,务协其平,苟不至程大昌之妄改旧文,王柏之横删圣籍者,论有可采,并录存之,以消融百年之门户至于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今所采辑,则尊汉学者居多焉。   礼类·小叙   古称议礼如聚颂,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颂。《礼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毋庸聚颂,所辨论求胜者,《周礼》一书而已,考大司乐章,先见于魏文侯时,理不容伪,河间献王但言阙《冬官》一篇,不言简编失次,则窜乱移补者亦妄。三礼并立,亦从古本,无可疑也。郑康成注,贾公彦、孔颖达疏,于名物度数特详,宋儒攻击,仅摭其好引谶纬一失,至其训诂则弗能逾越,盖得其节文,乃可推制作之精意,不比《孝经》、《论语》可推寻文句而谈,本汉唐之注疏,而佐以宋儒之义理,亦无可疑也,谨以类区分,定为六目,曰周礼、曰仪礼、曰礼记、曰三礼总义、曰通礼、曰杂礼书,六目之中各以时代为先后,庶源流同异,可比而可焉。   春秋类·小叙   说经家之有门户,自春秋三传始,然迄能并立于世,其间诸儒之论,中唐以前则左氏

文档评论(0)

qee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