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通论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通论二

1、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适用刑法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2、刑法的溯及力,即溯及既往的效力。我国规定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3、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当罚性。 4、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其一切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事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都应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第17条之一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18、19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均予以刑罚处罚;单罚制即只对单位予以刑罚而对直接责任人员不予处罚,或只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刑罚处罚而不处罚单位。我国一般采取双罚制,但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应实行单罚。 6、阻却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7、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针对现实存在的人的不法侵害才能实施。这是前提条件。应注意:A、当遭受受人驱使的动物侵袭时,可以对驱使人实施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问题。造成实际损害结果的,如果主观上不过失,则成立过失犯罪;没有过失,则是意外事件。(2)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是时间条件。对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的防卫行为,刑法理论称为防卫不适时。A、如开枪杀人,当其掏出枪支或瞄准时,就可视为不法侵害已开始。B、在财产性犯罪情况下,行为虽已完成,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也应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3)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这是对象条件(4)防卫人必须具有正当防卫意图。这是主观条件。适用这一条件应注意以下问题:防卫挑拨、互殴行为、偶然防卫。在互殴中如果其中一方已退出互殴,他方仍继续攻击,退让方对正在继续进行的不法侵害,则可实施正当防卫。(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是限度条件。防卫过当是在实行正当防卫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第20条3款明确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表明,对特定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暴力犯罪的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情况。刑法理论上将这一规定称为特殊防卫、特别防卫、无过当之防卫。适用这一规定应注意:对于非暴力犯罪以及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暴力行为不适用该规定;对于轻微暴力犯罪或一般暴力犯罪也不适用;只有当这些暴力犯罪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才适用;不限于刑法条文上所列举的上述犯罪,还包括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劫持航空器罪、爆炸罪等。 8、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须符合法定的条件:(1)必须发生了现实危险(2)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3)必须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这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4)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5)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另外,关于避险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即职务上、业务上负有同危险作斗争职责的人,不能以紧急避险为理由而逃避面对危险的义务,否则不成立紧急避险。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故意犯罪的形态: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10、犯罪预备: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实行犯罪(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这里要特别注意犯罪预备行为犯意表示的区别。犯意表示是以口头、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