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暴雨山洪防治与应对措施
浅析暴雨山洪防治与应对措施
肖永忠 陈 浩
(新疆兵团第一师沙井子灌区水利管理处 新疆 阿克苏 843008 )
【摘要】本文以沙井子灌区暴雨山洪成因、破坏程度及防治为例,阐述了利用广阔地形地貌防汛抗旱减灾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应对山洪预警,对雷同的山洪地区提高防汛信息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抗洪决策指挥调度的科学性、主动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暴雨 山洪 泥石流 信息 监测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沙井子灌区地处新疆阿克苏河南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在南天山山前洪积平原和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北侧为天山支脉喀拉铁克山,从喀拉铁克山山脚至灌区以北的山坡带宽10~12km,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脚~灌区段地面坡度1/25~1/50,灌区地面坡度1/150~1/1400,灌区海拔高程1070~1050m。喀拉铁克山有若干个山口对应灌区输水大渠,山洪沿山坡下泄,直接进入输水干渠,每到暴雨、山洪季节对会产有不同程度的灾害。
灌区气候条件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1℃,最低气温1月为-27.1℃,最高气温7月为43.9℃,气温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62.9mm,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8.2%,也是频繁发生暴雨山洪季节。
1.2流域概况
沙井子灌区是阿克苏河流域中下游的一个大型灌区,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建立有一渠一库的主要水利工程系统,灌溉面积120万亩。胜利渠(以下简称干渠)是沙井子灌区的唯一引水干渠;沙井子灌区的水量主要来源于上游的昆玛力克河西支和托什干河汇集于西大桥拦河引水枢纽,通过引水渠和调节水库向灌区农场分配,灌区的胜利渠为唯一的一条引输蓄配生命之源。
2山洪灾害成因特点
受地理位置特点的自然环境影响,每到汛期,就进入了山洪灾害的重灾区,特别是北面山区汛期不断来洪,给灌区的水利设施和沿胜利渠两岸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并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1山洪灾害成因
(1)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和地形地质条件是山洪地质灾害形成的直接原因。威胁灌区的洪水主要来自于北部喀拉铁克山南麓若干山洪沟。山洪沟下段纵坡1/20~1/50,喀拉铁克山最高海拔约3600~2200m,山顶未形成冰雪复盖,未形成长流水,平时呈干旱的荒山。山地面积较大,沙井子灌区以北的喀拉铁克山南坡约1500km2,降雨初期,土壤中水分饱和即形成径流,降雨时长、降雨量越长越大降水次数增多,当土壤水分饱和,山洪伴随泥石流短时间涌向胜利渠,降雨时长越长、雨量越大、次数越多,山洪对灌区树立设施的危害、破坏程度就越大,干渠瞬间水位达到临界水位造成输水渠道决堤,夏季大面积突降暴雨,沿山坡而下,形成山洪沟,对灌区造成山洪灾害。
山区突降暴雨,山洪暴发,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中最大一次是1987年7月17日、1989年7月31 日、1999年8月14日,漫堤88处,平均决口在20余处,累计宽243.5m;入渠流量220—300m3/s,泄洪量349.4万m3。干渠对应山口处渠段冲垮6处,累计宽达896.5m,冲毁纳洪口2处,渠旁土地被淹。受旱面积达19.88万亩。
2000年至今,每年干渠48km—77km以北防洪堤均遭洪水到不同程度破坏,直接损失600万元,对防洪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修加固加高。据不完全统计, 历年山洪灾害已对灌区造成损失3660万元。
(2)地势地貌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灌区的干渠是唯一一条输水设施,伴随着干渠沿线的北面山区沟谷纵横,地势起伏大,分布着松散的岩石和沙土,加之地表风化物和松散堆积物,一旦积水成流形成泥石流,多处泥石流在不同地段涌向总干渠,是造成山洪对胜利渠破坏的主要因素,其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
(3)水利设施不完善,泄洪能力的不足也是造成山洪灾害的成因。灌区主要输水设施的干渠的纳洪口17处,相隔约500米至1000米左右,灌区的山洪多集中在干渠对应山口的48公里水利枢纽上游,汛期洪水最大流量达到了200m3/s,而干渠和放水闸的设计过水流量为40m3/s,泄洪闸最大泄水Q=80m3/s, 显然工程泄洪远达不到泄洪能力。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灾害对胜利渠的破坏程度。由于山区水资源没有合理的运用开发,人类在山区采矿,改变了山间洪水的自然流向,山洪将堆积在山沟中的碎石块形成堰塞湖,随水位不断提高致堰塞湖垮塌,洪水瞬间一泻千里,加剧了对输水设施承受能力和破坏程度;干渠两侧沿线无需开垦、修路,给水毁工程修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2山洪灾害的特点
(1)由于地处天山山脉的背风面,地形复杂,幅员广阔,暴雨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汛期山区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