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四项与超声联合检测对晚血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docVIP

肝纤四项与超声联合检测对晚血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纤四项与超声联合检测对晚血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

肝纤四项与B型超声联合检测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 安徽省东至县血防专科医院 (东流247230) 罗江龙 [摘要]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与B型超声联合检测对晚期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305例晚血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A、LN、PCⅢ、CⅣ的浓度检测与B型超声检查肝实质性纤维化程度B型bsAg阴性患者,其中男141例,女164例,年龄10—85岁,平均年龄58.2岁。临床诊断均符合《血吸虫病防治手册》第三版中的晚血诊断标准[2]。正常对照组例为来自非疫区的健康体检者,HbsAg阴性,血常规、生化、B超检查均正常;其中男例,女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40.1岁。 1.3.2 B超检查 患者空腹,检查时取仰卧位,探头于右肋下斜扫,观察肝表面和实质的表现。肝实质B超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取右半侧卧位,当门静脉最大径可见时,为测量门静脉内径的参照点。 1.4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 0.01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B型超声检查 例肝实质纤维化级例肝实质纤维化级。2.2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HA、LN、CP(P<0.0);-C与对照组差异无(P>0.05)级项血清学指标P均>0.05±S ug/L) 组别 n HA LN CPⅢ Ⅳ-C 对照组 96 44.3±5.2 68.3±11.7 66.9±6.5 67.2±4.3 患者组 305 134.14±105.4 117.6±98.9 136.2±97.2 75.2±33.4 t值 3.639 96 2. 216 09 2.860 15 0.672 54 P   <0.01 <0.05 <0.01 >0.05 表2 肝纤维化Ⅱ、Ⅲ级晚血患者4项血清学指标(±S ug/L) 组别 n HA LN CPⅢ Ⅳ-C 肝纤维化Ⅱ级 197 121.01±81.0 111.6±104.8 127.6±77.4 75.1±31.1 肝纤维化Ⅲ级 108 158.1±136.6 128.5±86.7 151.7±124.5 75.5±37.3 t值 2.204 01 1.127 46 1.520 99 0.065 2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由于血吸虫卵沉积在汇管区门静脉分支内,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虫卵肉芽肿造成窦前梗阻,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CEM)过多沉积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血吸虫病患者尽管经彻底杀虫和脾切除手术,肝纤维化仍可能继续发生[3]。但早期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能缓解甚至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已成共识[4]。 肝纤维化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影象学及血清学指标,其中病理学是诊断的金标准。由于肝活检取样的误差性和创伤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动态观察更为困难。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纤维化的形态学改变,且无创伤,可重复,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5]。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较肝炎后肝硬化为突出,而B超图象中脾脏增大程度,门、脾静脉内径平均值均较肝炎组明显增宽,说明B超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符 [6]。 HA主要经肝内皮细胞摄取分解。肝病患者由于枯否细胞合成HA增加,内皮细胞受损,数量减少及门脉短路,对HA降解不足至血清中HA升高。LN在肝组织含量甚微,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肝星状细胞大量分泌LN,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而合成增加,LN是反映肝纤维化增生的指标。PCⅢ为Ⅲ型胶原的前体,主要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内被合成和释放。测定血清PCⅢ含量可反映Ⅲ型前胶原代谢及肝纤维化的程度,对肝纤维化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CⅣ是由分子交联形成的一种网状结构,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中,肝组织过量合成。HA、LN、PCⅢ、CⅣ都是肝细胞外基质代谢过程中的一部分。肝纤维化时,此4项血清标志物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7]。本采用CLIA法对例晚血患者进行4项血清学指标检测B超血清HA、LN、CPⅢ、Ⅳ-CI 参考文献 [1] 俞纯山.肝纤维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0;23(3):1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血吸虫病防治手册[M]第3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8—113 [3] 陈溥林, 陈名刚. 血吸虫病超声诊断咨询会议摘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2, 4 5 : 318.].交通医学,2007;21(3):321 [6] 易哲生,黄令霞,黄文光.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B超观察的比较[J].湖南血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