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她因伤寒在集中营中病逝。 介绍《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为止,记录了她13岁到15岁的心路历程。 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安 妮 日 记 (德)安妮·弗兰克 安妮对战争的思考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妮的态度是怎样的? “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安妮日记》的价值是什么? ■日记的内容:真实反映当时的恐惧和安妮受到的双重的压迫。 对战争根源的思考。 安妮面对反人道的战争的乐观态度,始终保持美好的人性。 ■日记的价值:是历史的另一种证明;用个人的真实情感与思想代替战争的宏大叙事。 写作练习 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 示例: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逃生。”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墓志铭:“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墓志铭:“谁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 * 黑暗中的心迹 纳粹大屠杀 集中营死亡坑 问题探讨 安妮与日记 寻找对话的对象, 战胜心灵上的孤独。 吉蒂 1、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交代了有关日记的说明。 2、 1943年1月13日 星期三 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 3、1943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写躲在密室里的苦闷心情。 3、1943 一、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并概括每一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4.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 形象写出自己身处密室的感受。 5,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 写自己身处密室的追求和美好向往。61944年3月25日 星期六 抒发自己爱人,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的美好情感。 7、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写作者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又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 8、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写了作者对战争内涵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9、 1944年7月15日 星期六 写了作者在残酷现实中所表现出的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乐观。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悍然在去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对这一行为,日本国内竟传来不少叫好声! 一批日本青年穿上当年“皇军”的军装,拿起他们当年屠杀亚洲人民的武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