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Ⅱ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宇宙中双黑洞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最先预言了引力波的科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15.平行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左侧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体棒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棒在导轨间的阻值为r。输出功率恒为P的电动机通过水平绳向右拉动ab棒。整个区域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若导轨足够长,且不计其电阻和摩擦,则电阻R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 B. C. D.
16.嫦娥五号探测器预计2017年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格中所,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箅出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月球半径 R0 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 地球和月球的半椏之比 地球表面和;1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A. 3:2 B. 2:3 C. 4:1 D. 6:1
17.如图所示,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四分之一圆弧,CD段为平滑的弯管。一小球从管口D处由静止释放,最后能够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关于管口D距离地面的高度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等于2R B.大于2R
C.大于2R且小于 D.大于
18.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粒子源S发出两种带正电的同位素粒子甲和乙两种粒子从S出来时速度很小,可忽略不计。粒子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图中线框所示),最终打到照相底片上。测得甲、乙两种粒子打在照相底片上的点到入射磁场点的距离之比为5:4。则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5:4 B.4:5 C. 25:16 D. 16:25
19.如图所示,三个带电小球A、B、C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分别为+Q、-Q、+q。 A、B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C带有小孔,穿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的粗糙的绝缘直杆上。绝缘杆竖直放置在A、B连线的中点处,将C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C沿杆下滑时带电荷保持不变。那么C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所受摩擦力变 B.电场力做正功
C.电势能不变 D.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
20.如图所示,M为理想变压器,电表为理想电表,导线电阻忽略不计,原线圈接稳定的正弦式交流电源。当变阻器滑片P 向上移动时,读数发生变化的电表是
A. A1 B. A2 C. V1 D. V2
21.如图所示,固定坡道倾角为,顶端距光滑水平面的高度为h,—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质量为m,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经过底端O点进入水平面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小物块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面左倒M处的竖直墙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右侧一端恰好位于O点.已知小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资弹性势能的极大值为
B.小物块在倾斜轨道上运动时,下滑的加速度比上滑的加速度小
C.小物块往返运动的总路程为
D.小物块返回倾斜轨道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 (6分)某同学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器材,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因 数。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罝,力传感器固定在墙上,轻绳分别跨过固定在滑块上和固定在长木板末端的滑轮,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竖直悬挂一沙桶,沙桶距地面足够远。调节两滑轮的位置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不计轻绳与各滑轮之间的摩擦。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