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著名作家林元
著名作家林元
剪枝护花五十年
策划:柯丽云
文:茂名晚报记者车杰蓉
图:茂名晚报记者黎雄
林 元(1916~1988),信宜镇隆镇西岸村人。原名林抡元,著名编辑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历任《文聚》、《独立周报》主编,北京《新观察》杂志编委,《文艺研究》主编等,中国作协外委会办公室主任,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协驻科伦坡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著有散文集《碎布集》,报告文学集《访战后朝鲜》、《渤海湾的浪潮》等。
1985年的一天,著名作家柯岩把她的诗作《又见蔗林,又见蔗林》投给《文艺研究》的编审林元。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编辑家,在文学道路上,林元是柯岩的老师,他一直关注着柯岩的成长。当林元读了柯岩的《又见蔗林,又见蔗林》,立刻回信点评并鼓励。这首诗刊登后,引起很大轰动,林元关心作者的轶事也成为一段佳话。为了解林元的事迹。记者近日来到林元的故乡信宜镇隆西岸村,采访了林元的侄子林松生。
1983年回信宜写下《看山还是故乡青》
林松生现年70多岁了,林元是他的三叔。林松生说,他父亲有三兄弟,林元排行最小。小时候,林松生一直没有见过三叔,听家里人说,三叔外出读书了。解放后,林元很久都没有回过故乡,但会准时寄钱回家赡养父母。林元年少在家乡时,曾受父母之命娶过一个妻子,接受新思想后,曾明确表示与家乡的妻子离婚。而他在家乡的这位元配虽没有生育,却一直不愿改嫁,在西岸村终老。
林元的故居曾是一座族人共同居住的大屋,现已拆除各建各的新楼了。1983年,林元回到信宜,林松生第一次见到了他的三叔。林松生回忆说,三叔回到家乡时,有很多政府的工作人员陪着,他也没和三叔聊上多少句,当时三叔还和他们照了合影,但也不知照片在哪了。当年回到信宜,目睹家乡的变化,林元感触很深,写下了散文《看山还是故乡青》。
宣传进步作品被反动派监视
1916年7月14日,林元出生于信宜。他青少年时代便受革命文学熏陶。林元在广州读中学期间,就在郭沫若、夏衍主编的《救亡日报》上发表文章,还携同学创办《怒吼》杂志,宣传抗日救国。在该杂志创刊号上,他发表了剧本《汉奸陈觉生之死》,并组织“挣扎剧社”演出了该剧。
1938年,林元考入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期间,他担任进步学生团体群社的宣教工作,并主编该社机关报《群声》,同时参与创办冬青诗社,开展革命诗歌运动,宣传抗日与民主。1942年毕业继续在昆明从事编辑和文艺创作,创办了文聚社、主编《文聚》杂志和《文聚丛刊》。同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了争自由、反内战的“一二·一”运动,林元即以《独立周报》的《文聚》副刊为阵地,发表“一二·一”运动特辑,其中收录了冯至悼念烈士的著名诗作《招魂》、卞之琳的散文《血说了话》等。他还用社论的形式发表了《对“一二·一”运动如何才能公平处置?》一文,责问蒋介石政府。 据冯至的儿女回忆:“林元是组稿的能手,常来我家和父亲谈他的出版计划,父亲在他的刊物发表了散文、诗歌、小说和翻译,他们成为朋友,父亲一直给他编的刊物写稿,直至林元逝世。”
1948年秋,林元由费孝通介绍赴上海任《观察》代理总编辑。同年年底,该刊发表了一篇反映淮海战役的通迅,因而被国民党查封,蒋介石亲自下令缉捕撰稿人,林元坚不吐实,保护了撰写通迅的作者,但他也失去了自由。
带病创办大型文艺理论《文艺研究》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林元恢复了自由。上海解放之后,《观察》杂志复刊,1950年迁往北京,改名《新观察》。林元任该刊编辑部负责人、编委。1953年以该刊记者身份参加以贺龙为首的赴朝鲜慰问团,发表了十多篇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战后朝鲜的散文和报告文学,后分别汇集出版。
1960年,林元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当时外委会主任是著名诗人、国际社会活动家萧三,副主任是名作家杨朔。林元历任外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驻科伦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代表、亚非作家常设局北京执行书记处中国代表,并参与编辑该局机关刊物《号召》。1978年底,林元被任命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业务办公室主任和编审,并受文化部委托,创办大型综合文艺理论刊物《文艺研究》,此后一直主持该刊工作。他年事已高,体弱肢残,右腿胯骨断裂,且患有腰病,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行走不便,他干脆住在办公室,食在办公室,简朴三餐。
扶持作者剪枝护花五十年
林元主张学术民主,争鸣自由,支持学派,不搞宗派,同时关心和培养文艺新人。著名女作家柯岩,是林元的学生,数十年来,林元一直关注着她的进展。当读到柯岩的诗作《又见蔗林,又见蔗林》时,立即写了封热情的长信,鼓励她“不断地探索追求”,信的结尾说:“你不断另辟蹊径去攀登艺术的高峰。胜利是属于智慧、勇敢、坚毅、不断追求的人!”这封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制板桥梁吊装方案(完整版).docx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doc VIP
- 室外承插式铸铁给水管道锚固工作量的结算问题.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稀土元素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达标卷(有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某某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替代可研报告).doc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T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