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主要疾病预防及防治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蟹的主要疾病预防及防治技术

近年来在河蟹养殖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河蟹发病特点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养殖管理者适时采取合适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措施,切实有效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有关常见河蟹病害防治技术作一简介: 1、颤抖病 症状及危害: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随着病程发展,指节变红,而且不断向上蔓延。步足易脱落;螯足下垂无力,步足连续颤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有时可见病蟹步足收拢,缩于头胸部抱成一团,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亦有人称为“环腿病”;解剖蟹体,可见体内积水,肌肉萎缩,鳃丝发黑或呈黄色,三角膜水肿,并呈现粉红色,胃肠无食。此病对河蟹危害极大,发病较快,死亡率高,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仅2-3日。主要危害体重100g以上的二龄蟹,当年蟹发病率较低。 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注重提高养殖环境质量。病蟹用外消和内服方法综合治疗,外消药用0.3mg/L二溴海因等消毒药,内服蟹抖灵等,7天为一疗程;全池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成弱碱性。 2、黑鳃病 症状及危害:该病由细菌引起,鳃部感染发病,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也有人称为“叹气病”。 该病多发生于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预防及治疗方法:、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池塘有5-10cm的软泥,过多淤泥应予清除;、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20ppm,夏季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治疗可用生石灰连续全池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20ppm;可将病蟹置于2-3ppm恩诺沙星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10-20分钟。 3、腐壳病(甲壳溃疡病、壳病、锈病) 症状及危害: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点,白点中部凹下,呈微红色并渐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袭成洞,导致河蟹死亡。该病因河蟹步足尖端损伤被多种破坏几丁质的细菌感染所致,溃疡病蟹还可能被其它细菌或真菌感染。 预防及治疗方法:、用生石灰清塘,发现预兆时用15-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发病池用2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1-2g/kg饲料,连续3-5天为一个疗程;、重病蟹要立即除掉,防止疾病蔓延。 4、烂肢病 症状及危害: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行动迟缓,摄食减少或拒食,最终因无法蜕壳而死亡。该病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致伤,引起病菌感染。 预防及治疗方法:、避免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放养前将河蟹置于2ppm的土霉素中浸浴可防止此病发生;、发病后可用0.5ppm的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可控制此病蔓延。 5、水肿病 症状及危害: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池边,拒食,最后死在池边浅水处,该病主要是河蟹腹部受伤后细菌感染造成。 预防及治疗方法:、在养殖过程中,特别在河蟹蜕壳时尽量避免惊扰,以免受伤;、经常添加新水,多喂鲜活生物饲料和新鲜菜叶;、治疗可用0.5-1ppm土霉素全池泼洒,同时按饲料量1-2g/kg添加恩诺沙星口服,连喂3-5天为1疗程。 6、蟹奴病 症状及危害:蟹奴病是专门寄生于河蟹腹部 胸板 或附肢上的一种寄生虫,属甲壳动物,以吸收河蟹体液营养为生。发病季节一般是7—10月,9月份是发病高峰。该病虽不会引起河蟹的大量死亡,但病蟹生长缓慢,性腺不发育,雌雄难辨。蟹奴严重寄生时,使河蟹肉变得恶臭而不能食用,俗称“臭虫蟹”。该病极易在含盐量较高的咸淡水池塘中 盐度在0.1%以上 发生。 预防及治疗方法:、彻底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杀灭蟹奴的幼虫。清塘药物有漂白粉、敌百虫等。、加强检疫,避免将被蟹奴感染的蟹苗 种 引入内陆水域。、在蟹池中混养一定量的鲤鱼吞食蟹奴幼虫,控制其数量。、有发病预兆的池塘,应立即更换池水,加注新水,其盐度要小于0.1%;或把已感染蟹奴病蟹移到淡水中。这样可抑制蟹奴病的发展与扩散。、发病时可用200毫克/升的硫酸锌浸洗病蟹10—20分钟。、全池用0.7毫克/升的硫酸锌和硫酸铜亚铁 5:2 泼洒,杀灭寄生的蟹奴。 7、蜕壳不遂病 症状及危害:主要发生在幼蟹阶段,但个体较大的成蟹以及干旱或离水的蟹也易患此病。蜕壳时,病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会出现裂口,但终因不能蜕出旧壳而死亡,患此病的河蟹一般周身发黑。 预防与治疗方法:、定期泼洒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和1—2毫克/升的过磷酸钙,生石灰要兑水溶化后再泼洒。、饲料中添加适量脱壳素及贝壳粉、骨粉、鱼粉等含矿物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