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及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三次采油越来越受到重视表面活性剂驱是化学驱的一种它可以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来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关键字表面活性剂;三次采油;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1.随着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及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提高油田采收率变得越来越重要。经过一次采油(依靠地层的自然能量出油)和二次采油(采用注水、注气技术以补充油藏能量出油)之后,油藏中的残余油量仍达50%以上,因此,三次采油技术得到广泛研究。
三次采油是指依靠其他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开采困在储层空隙中的不连续分布的剩余油的方法,它可分为热力驱、混相驱、化学驱和微生物采油四种类型[1]。目前,我国常使用化学驱来提高油田采收率,化学驱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驱和复合驱。使用化学驱时,需考虑地层水矿化度、原油PH值和粘度、储层温度和非均质性等多种因素[2]。在化学驱油剂中,表面活性剂因具有独特的表面活性,无论作为主剂还是助剂都成为了一种很有潜力的驱油方式,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将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石油开采中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1927年,Uren和Fahry指出驱油效率与油-水界面张力成反比,但由于理论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1929年,De Groot[3]提出木质素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石油采收率,1958年,Holbrook[4]提出用脂肪酸盐等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由此产生了低张力表面活性剂驱油方法。20世纪60年代,Gogarty、Olson[5]提出了微乳驱,70年代经过两次石油危机,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得到很大发展[6]8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外的石油公司停止了对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研究7]。90年代Taylor等[8]提出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ASP),并在油田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驱油效果。中国对三次采油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新疆油田等油田都进行了复合驱的试验9]。
如今油藏开采已经进入高温高盐地区石油开采变得越来越难不断开发新的驱油剂已成为必然趋势
2.1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表面活性剂10]。
2.1.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此类表面活性剂是三次采油中最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羧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很高,在砂岩表面上吸附量少,可提高岩石表面电荷密度。但其抗盐能力差,临界胶束浓度较高,不适用于高温高盐的地下环境。
2.1.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被地层吸附或产生沉淀,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差,一般不适用于三次采油。近年来,Hezave A Z[11]等
2.1.4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指的是亲水基中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它主要有氧化胺型、咪唑啉型、甜菜碱型、氨基酸型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突出的特点是其具有等电点,它本身电荷随着溶液的pH值变化而变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去污、乳化和起泡性能,并且不与地层中二价阳离子作用。但由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所以只能应用于某些特定的环境中。
以上四种类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顺序为:非离子型 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 两性离子型12]。
2.2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随着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深入研究,一系列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被开发出来,这些表面活性剂不但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并且耐温抗盐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2.1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烷氧基羧酸盐、烷氧基硫酸酯盐、烷氧基磺酸盐等,其性能取决于阴离子基团类型、烷氧基类型和链节大小、亲油基类型和大小。相比于单独的非离子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盐能力更强、地层吸附更小,可适用于高温高盐地区。Barnes J R[13]等对含烷氧基结构磺酸盐进行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2.2.2氟表面活性剂
14]。但氟表面活性剂价格昂贵,可作为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天然羧酸盐等廉价表面活性剂的助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产的FC系列和FN系列氟表面活性剂是优良的三次采油驱油添加剂,多年来一直在油田石油开采中使用,其分子结构分别为[15]:
C3F7O(CF(CF3) CF2O)nCF(CF3)CONH(CH2)3N+(CH3)(C2H5)2I-
C3F7O(CF(CF3) CF2O)nCF(CF3)CONH(CH2)3N(→O)(C2H5)2
双子表面活性剂
普通的表面活性剂
烷基链 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