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能和动能定理
编稿:周军 审稿:隋伟
【学习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关系.
2.明确动能的表达式及含义.
3.能理解和推导动能定理.
4.掌握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要点诠释:
1.探究思路
让小车在橡皮绳的弹力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由于橡皮绳对小车做功,小车可以获得速度,小车的速度可以通过打点计时器测出。这样进行若干次测量就可以得到多组数据,通过画图的方法得出功与速度的关系。
2. 操作技巧
(1)功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由一根橡皮绳逐渐增加到若干根的方法得到。
(2)要将木板倾斜一定角度,使小车在木板上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与其受的摩擦力相等,目的是让小车在木板上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3.数据的处理
以单根橡皮绳做的功为横坐标,以速度的平方为纵坐标描点连线,画出图象。
4.实验结论
画出图象,图象为直线,即。
要点二、动能、动能的改变
要点诠释:
1.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定义式:,v是瞬时速度.
(3)单位:焦(J).
(4)动能概念的理解.
①动能是标量,且只有正值.
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
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2.动能的变化:
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但动能的变化却有正有负.“变化”是指末状态的物理量减去初状态的物理量.动能的变化量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正功;动能的变化量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合力做功.
要点三、动能定理
要点诠释:
(1)内容表述: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功能的变化.
(2)表达式:,W是外力所做的总功,、分别为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为v1、v2,则,.
(3)物理意义:
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动能定理的实质说明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是“功转变成动能”,而是“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4)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要点.
动能定理虽然可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推出,但定理本身的意义及应用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
②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情况.
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
⑤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⑥在中,W为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正功取正值计算,负功取负值计算;为动能的增量,即为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而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
要点四、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应用技巧
要点诠释: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及各力对物体的做功情况:受哪些力?哪些力做了功?正功还是负功?然后写出各力做功的表达式并求其代数和;
(3)明确研究对象所历经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并写出初、末状态的动能、的表达式;
(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且求解。
2.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
(1)由于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在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关系,所以对由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这一过程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轨迹、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诸多问题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说应用动能定理不受这些问题的限制。
(2)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求解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而往往用动能定理求解简捷;可是有些用动能定理能够求解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却无法求解。可以说,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和方法,应该增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
要点五、动能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联系和区别
在推导动能定理的过程中应用了只能在惯性参考系中成立的牛顿第二定律,因而动能定理也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而对于不同的惯性参考系,虽然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的动能、动能的变化都不相同,但动能定理作为一个力学规律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仍然成立.动能定理适用于在惯性参考系中运动的任何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见性护理及早期风险识别PPT课件.pptx VIP
-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分层练习).pdf VIP
- 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docx VIP
- 洋马发动机喷射泵拆卸更换调整.pptx VIP
- 2025年人工智能训练师(五级)初级资格理论考试练习题库(476题)含答案.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1(完美打印版).doc VIP
- 2023年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及答案.docx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x
- 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2 Section A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海康威视网络硬盘录像机(76+77+86+E系列)用户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