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师案附答案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悉新闻的知识并学会分析新闻。
2、了解以时间、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小组研讨——展示评价——总结点拨——训练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2、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学习重点】
分析文中重点语句所包含的问题。
【学习难点】
领会作者寄寓在文字间的感情倾向。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背景介绍
《别了,“不列颠尼亚”》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写于1958年8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他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倾注着个人的情感。
二、关于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通讯、消息、特写、文学报告。狭义专指消息。
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果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缺一不可)
标题 正标题、副标题。
导语 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
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 一般来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结语?? 新闻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须得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新闻的特点:真,再现生活的真实;快,报道一定要及时;新,一是指内容要新,二是形式上也要求新;活,是指新闻的表现形式要活。
三、字词
紫荆(jīng) 停泊(bó) 冉冉(rǎn rǎn) 接载(zài) 婆娑(suō) 噩梦(è?)
撰写(zhuàn) 步履(lǚ) 雏菊(chú) 窒息(zhì) 祷告(dǎo) 和煦(xù)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婆娑起舞:形容盘旋跳起舞来的飘逸优美的姿态。
探究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再次感受一下这段历史。(板书课题)
二、分析本文的新闻结构
从前面讲到的新闻结构来看,这则新闻包含了那些部分?分别是那些段落?
明确:标题 导语(第1段) 主体(第2~10段) 结语(第11段)
三、合作探究各部分重点问题
1、标题
新闻的内容是关于香港回归,为什么题目却是“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命题有什么意义?(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2、导语部分
导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导语传达的信息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也就是英国政府撤离香港的事实。导语在语言上更多用的是描写式的语言,本文是通过写查尔斯王子和港督的离开来侧面表现英国政府撤离香港的,同时也揭示出本文的主旨)
3、主体部分
(1) 主体部分是以什么顺序来概述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