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孢粉学在分类中的应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3孢粉学在分类中的应用

开题报告 银杏孢粉学研究与评价 Studies and Evaluation on Palynology of Ginkgo biloba L . 姓名:于建友 专业:植物学 学号:M060326 导师:陈鹏(教授) 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其课题创新性 研究内容、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结果 已经取得的研究工作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文献综述 银杏(Ginkgo biloba L.),这一古 老神奇的树种,为中国所特有,全身是宝,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银杏 为史前遗物,至秋一片金黄,故又有“金 色活化石”之称。孑遗之后的现代银杏, 历经百万年以上的各种气候环境,不仅表 现了强大的生活适应能力,而且在形态上至今很少改变,因 此有人说银杏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植物[1]。银杏是单科属种, 由于银杏雌雄异株及其分布的广泛和栽培目的的多样性,使 其在长期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中产生了较多的的变异,从 而形成了银杏不同类型的丰富资源,其种质资源是其可持续 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因此对银杏种质资源进行分类 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银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分布及其主要的分类方法 1.1 银杏种植资源起源、分布 我国学者认为,银杏(Ginkgo biloba L.)类起源于石炭纪(3. 45 亿年) ,而植物考古学家Seward 认为银杏类起源于1. 8 亿年前的三迭纪。银杏化石权威Tralau 认为,银杏目起源于二叠纪(2. 5 亿年前)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的Del Tredici 认为银杏属起源于1. 9 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此后银杏分布遍及全球,到了白垩纪后期及新生代第三纪逐渐衰亡,第四纪冰川之后,在中欧及北美等地的银杏全部灭绝,唯在中国保存一属一种。 荷兰东印度的Kaempfer 首次认定了银杏属名Ginkgo ,1771 年林奈接受了Kaempfer 的属名,并把银杏命名为Ginkgo biloba L. ,1730 年Kaempfer 首次将银杏从日本引种到欧洲荷兰乌得勒支植物园,即欧洲最古老的银杏树274年生。此后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银杏的分类地位进行研究,直到1896 年日本的平漱作五郎首次发现银杏有“鞭毛精子”后,银杏便从红豆杉科分离出来,并建立了目前的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和银杏种。 目前,银杏的水平分布大体在北纬22~42°,东经97~124°,现在已有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比利时、奥地利、波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种植利用银杏。中国是银杏的故乡和世界银杏资源中心,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的银杏都源于中国[2]。 1.2 银杏种植资源的分类方法 现在银杏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可分为核用栽培 、叶用栽培、材用栽培、果材兼用栽培、果叶兼用栽培以及观赏栽培,因而在银杏种质资源的分类中也就形成的不同分类方法和侧重点。在银杏种质资源的分类中已有报道的方法有形态学分类法、分子标记法、以及同工酶法。 1.2.1形态学分类法 形态学分类法主要是从银杏的外观形态来分析银杏的差异性,分析银杏在冠形、枝条开张度、叶片形状、色泽、花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从这一方面着手,显得比较直观。1854年,E.A.Caarriere 根据叶片的形态将银杏化分为:裂叶银杏(大叶银杏)、班叶银杏(花叶银杏);1862年,Van Geer 根据枝条的自然状态划分出了垂枝银杏;1866年,E.J.Nelson根据叶片色泽划分出黄叶银杏的新分类单位,1867年,E.A.Caarriere对先前的分类作了新组合:裂叶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1887年,L.Beissner 将有关单位定位变型,重新组合为:黄叶银杏(金叶银杏),裂叶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1906年,A.Henry根据枝条的自然状态发表一个先的变种,同时将一些分类单位定位变种并作了新的组合:黄叶银杏、帚冠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1927年,T.Makino根据种子着生的特点发表新的变种:叶籽银杏。目前,植物分类学法根据树冠形状和枝叶变化将银杏分为塔形银杏、垂枝银杏、裂叶银杏、斑叶银杏、黄叶银杏、叶籽银杏等6种主要类型,其囊括了雌雄的分类,但是银杏是单科植物,雌雄异株,上述的分类有的并非种性的表现,在实际的栽培的应用范围狭窄。 针对银杏是雌雄异株,把雌雄株分开来按照各自的特征进行分类更具有实际意义,尤其在雌株方面,种子的遗传形状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在国内主要应用银杏种核作为银杏品种的分类依据。曾勉(1935)研究了浙江省的银杏,根据种实的大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