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主要病虫害及理性障碍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主要病虫害及生理性障碍综合防治技术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2-5-21 阅读:48次
1.降雨:苏南地区年降雨量1000—1200mm,苏北地区年降雨量800—1100mm,生长季节局部地区暴雨,有时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mm。
2.水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
3.光照:光照时数不足,光质较差;本地区光照约2000小时∕年,平均5小时40分∕天。
4.温差:在葡萄果实成熟期的7、8月份温差小。
5.土壤: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少;一般有机质含量0.5—1%。
6.高温:出梅以后连续高温、干旱。
7.台风:每2—3年受较强台风影响。
8.冰雹: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局部影响。
9.施肥:施肥失衡,引起徒长或缺素。
10.架设:不合理密植和架设。
二:江苏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通过改善田间农业措施、农业微生态系统,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及基数,如:深沟高垄、控制氮肥使用、合理的株行距、及时修剪保持一定的光照等等,都可以较好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2.物理措施:主要是通过使用大棚避雨栽培、套袋、地面覆膜、防虫网、黄粘纸、黑光灯诱虫等设施来隔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来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
3.化学防治
(1)坚壁清野,清园消毒。加强冬季清园工作,把病虫枝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初春在芽松动未见绿时,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消毒。
(2)前密后疏,适时用药。生长前期用药频度大些,约5—7天用1次药,生长后期可以适当稀疏一些,约10—15天1次。在关键时期如花前花后、幼果套袋前、采后保叶等时期要重点防治。
(3)灾后(雨后)即治,防患未然。下过中雨后或者发现有病菌初感染时即用内吸性的药治疗,未发病前及雨前用保护性的药。
(4)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不同杀菌杀虫的药交替使用、合理混用,可以明显提高药效,降低病虫产生抗药性。
三: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1.葡萄黑痘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春季病源:以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春天形成分生孢子器。春季温度在2℃以上时,分生孢子器即产生分生孢子。
发病时间:展叶及新梢生长初期,嫩花序、幼果,几乎全年发生。
危害特点:一切幼嫩组织,如叶、枝、须、花、果等、老熟后不感染本病。
流行特点:依靠雨水传布,高温多雨、暴风雨后易发。湿度和雨水是限制因子,2毫升以上的雨水就可传播。分生孢子侵入需要自由水存在12小时以上。苏南地区4-5月春雨连绵,幼枝叶生长期为首次高峰,6月初、中的幼果生长为二次高峰,这次为害最大,为防治关健。秋雨秋梢为第三次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田间卫生是优异措施,冬季加强清园工作。萌芽期芽眼松动未见绿时,全园细致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至5-6叶、花前、终花期至幼果期、秋梢发生为重点防治期。
保护剂: 78%科博(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80%喷克(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33.5%必绿(喹琳铜)1000倍液。
治疗剂:5%霉能灵(亚胺唑)600—800倍,10%福星(氟硅唑)乳剂8000倍液;10%世高(恶醚唑)水分散粒剂 1500-2000倍,12.5%速保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
2.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春季病源:子囊壳在感染灰霉病的死葡萄组织或其它寄主越冬,春天遇水产生分生孢子。
发病时间:初花至花后1周及果实成熟期。
危害特点:受害部位主要是花穗的梗、轴、及小花果。花穗褐变、穗轴梗烂枯脱落。
流行及发病特点:(1)气传病害,寄主很多;(2)低温高湿,13-20度发病快;(3)弱寄生性;(4)大棚及高湿易发生。
防治方法:花前、花后、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点。注意排水减湿。花前、花后喷药2-3次。
保护剂: 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78%科博(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
治疗剂: 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600-1000倍、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3.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越冬菌源: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葡萄单轴霜霉,是一种专性寄生真菌。病菌在秋末在病部细胞间隙处产生。主要为去年土壤中的病叶、病果。
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夏之交及秋季低温高湿时发病。
危害特点:受害部位主要是叶子背面,导致叶片发黄,掉落。有时在花期遇到阴雨天气,也容易感染花穗,花穗褐变,停止生长。
流行条件:低温高湿是主要的气候流行条件,葡萄园枝条过密,肥水条件较好,长势过旺的园子易发。
防治方法:施药部位主要为叶片,重点为叶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