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生物復习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生物復习1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认识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体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补充: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靠寄生在其它生物细胞内生活。 ?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病毒对人类无益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 ①范围是指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人和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能够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的是人类。 ②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空气、水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由: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如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A.生物适应环境,如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达60毫米,旗形树的书馆像一面旗帜等 B.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植被多的地方的空气湿度大;蚯蚓使土壤疏松,提高肥力:生活在沙地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①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表达交流 A.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B. 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一只鼠妇做实验,是因为一只鼠妇做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误差,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C.一个探究实验一次只能探究一个问题 探究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原理:控制变量法 探究实验时,变量的研究需要一定的数量 生态系统 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组成: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没有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在体内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不断的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积累有毒物质越多。 补充: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为初级消费者,以植食动物为食的是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为三级消费者;而营养级是指一条食物链的每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5、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专题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主要考点:(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的特点 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选择题、实验题会判断动植物细胞)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细胞分裂的特点:染色体 生殖细胞具有遗传功能,是因为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从结构上看,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构成双螺旋结构(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它可以分成许多小单位,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叫做基因。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从大到小的关系为:染色体 >DNA >基因 3、遗传 在遗传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发生的变化:精子染色体数(23条)+卵细胞染色体数(23条)=受精卵染色体数(23对)=体细胞染色体数(23对) 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