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作者和读者的持续较量中,不断颠覆与复盘(节选).doc
在作者和读者的持续较量中,不断颠覆与复盘(节选)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其成功一定涵盖了文笔、主题、人物、故事、结构等等多个方面,但是当我们抱着学习的角度来看时,或许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技术性”的欣赏方式。
一、上半场
(1)故事的情感曲线
我们将分析一下范式极为成功的作品《无刹刀客》。这部作品是相当成功的,最后结局阶段随着莫知悲拔刀,读者之前被压抑的情感一瞬间炸裂,获得了极大的情绪上的满足,必然也会对这部作品青睐有加。事实上这部作品在《武侠版》刊登时,也是好评如潮。其实现在采取这种范式,已经很难取得成功,因为这个范式被应用得太多,读者们已经读过太多类似的故事,导致从情节本身上试图利用读者的错愕而造成情绪的波动已几乎不可能。
(2)人物的出场
首先我们看的作品是汪曾祺的《八千岁》。这次我们做一次买椟还珠的勾当,把这部作品中的语言、性灵这些东西都抛开,只看一看这个故事的骨架。
这部作品带着“笔记小说”的余韵,笔法隽永,乍一看,作者似乎并不屑进行技术性构思,但是当把骨架拆开后,我们才发现,这部作品故事内部的结构近乎完美。没有一个人物是突兀出现,也没有一个人物无用。我们仿佛看到一名围棋国手在举重若轻地布局,看似东一子西一子,实则没有一子不与其他子相互呼应。
故事从主角“八千岁”开始,几笔描写出八千岁的性格特色后,由八千岁的骡子引出了配角“宋侉子”。“宋侉子”又引出了“虞小兰”,之后一句举重若轻地“为一个姑娘花这么多钱……”,将读者的视线再次拉回八千岁,讲述八千岁的近乎苛刻地俭省,而俭省又引出了八舅爷。
《八千岁》这文,他的散文一样的小情节我们可能暂时没办法模仿,但是他的人物的出场和部署方式,却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主角A,引出配角B。
配角B,引出配角C。
配角C,将视线拉回主角A。
主角A,引出配角D。
配角B、C、D互动,预演。
所有角色A、B、C、D各怀心思的最终高潮。
结局:A的循环。
(3)《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标志着其创作的成熟。射雕是“少年成长”、“少年冒险”作品的典范,我们将作品中对抗和冲突并不激烈的部分摘除,截取郭靖成长的核心历险部分,我们能得到下面的分析:
看起来似乎与我们所诟病的“换地图升级打怪”小说没什么区别。但是我们读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换地图打怪升级的观感,那么,让它与其他小说区分开来的原因究竟在哪?当然人物、文笔、节奏等都是原因。单单从结构上来考虑,也会发现射雕跟普通升级打怪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整部作品的所有线索都是盎然向上的,主角每一步升级的动力,和驱动主角每一步行动的动机,从没有重复和反复,而是随着郭靖的成长而不断升级的。当主角的外在驱动力从江南七怪升级到洪七公最后到反思和顿悟,内在驱动力从个人的复仇升级为为国为民的民族大义之时,三层紧密契合的升级结构,让射雕与众多的“打怪”小说区别开来,成为新武侠的标志之作。
我们看到,郭靖升级的同时,环境也在升级,同时他的内在也在升级,这才叫成长!而且观察这个扩充出的结构你会发现,没有重复,也没有反复,每一个推动力都是新的。特别是隐含的郭靖动机的成长,其实代表了郭靖自身境界的成长。这种成长,才是少年成长小说区分于普通的打怪小说的基本点。
二、下半场的主题是:对创作过程的复盘
《羽书流电》是我在09年左右写的一部中短篇小说,是《绿林七宗罪》的其中一部。对自己写作过程的复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升自己写作技能的方式。
《羽书流电》这个故事最初的设计,其实是一个“暴风雪山庄”的故事,在一个山庄中发生凶杀案,死者的亲人困住山庄中人,逼迫交出凶手,在这样的紧迫中产生了各种人性的考验,故事的核心是一个围绕不同人各怀鬼胎的故事。这里的主角并不是凶手或侦探,而是旁观者。最后的冲突纠结于旁观者是否能够站出来坚持正义,即他如果帮助了无辜者,可能会影响他自己的行程,导致自己出现冲突的后果。
到这里,这个故事的核基本已经完成了,冲突也确定了,下一步是审视这个故事本身的设计是否足够了。
这时候发现了问题:这个冲突可以写出一个圆满的故事,但是对于《绿林七宗罪》系列来讲,复杂度和人心冲突都不够。于是我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考虑将故事增加一重变化,增加旁观者反噬自身的设定,这样出现了一个长蛇自行吞吃尾巴的结构。
说到这里,这个故事设计有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内心冲突”和“反噬自身”这两个设定,其实会在一个故事里同时争夺读者的眼球,如果按照这个设定进行,则故事的主题会分散。这种处理方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割掉或者削弱一个。于是决定在这个故事里弱化,或者直接去掉主角自身内心冲突的部分,将重心彻底放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