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历史与家族的肌理中探寻母爱.doc
在历史与家族的肌理中探寻母爱
对很多人而言,惠雁冰老师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优秀的老师,这从他的一批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成果和各届学生的教学评价上可以找到佐证。惠雁冰老师的学术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执着地关注着革命样板戏、十七年文学和延安文艺等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的顶级期刊《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和《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期刊发表多篇高层次论文,同时推出了《样板戏研究》和《文本重读与意义发现》两部专著。这样的学术成就即使放在985或211院校也是很骄人的,何况是延安大学这样一个地方院校呢?此外,惠雁冰老师讲授的《当代文学》成为延安大学文学院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惠雁冰老师也因此屡屡被评选为文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但是,当我看到老师创作的散文《一个人的战斗》时,我更为惊讶。没想到惠老师不但在学术研究上才华尽显,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颇具功力。这篇文章从语言、结构、内容上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学术思维浸润下的
散文创作
惠雁冰是一位长期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在其学术文章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作为他的散文处女作品,《一个人的战斗》在创作风格上或多或少地留有着其学术论文的创作印痕。但是,细细品读这篇散文就会发现,作者的这种学术表述并没有限制其艺术思维与文学表达,反而为散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一个人的战斗》在叙述节奏上以理节情,张弛有度。有人说过,痛苦出诗人。诚然,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在安逸的环境下创作而成,而是艰难困苦的环境或人生困顿中诞生的。远至古代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近到当代陕北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些经典作品都是在“一把辛酸泪”中艰难诞生的。如果没有作者的窘境与困苦,也许这些彪炳史册的文学经典将不复存在。惠雁冰的这篇散文也是在其母离世后情感极度动荡中产生的一部作品,其饱含的情感热度可想而知。但是,惠雁冰的这篇散文并没有一味井喷式地宣泄这种炽烈的爱母情感,而是将这种情感沉积下来,通过细致的历史还原与有序的叙事推进将对母亲的爱意与情感化作汩汩溪流,绵延流淌。
作品是以倒叙的形式展开叙述的。作品所选择的叙述时间是母亲去世后的三个月,也是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这个时间节点设置非常巧妙,母亲的离世带来的撕心裂肺的心理痛苦在几个月的沉淀后已然恢复了平静,这种平静的心境有利于作者展开理性而真实的叙述。同时,过年自古以来寄予着中国人阖家团圆的生活理想,饱含着中国人思乡思亲之意。这样一个节日无疑是触发作者回忆母亲和书写母爱的最佳时刻。
作者在作品开头并没有直入主题书写母亲,而是宕开一笔书写了回乡乘车时的所见所闻:年轻的一对低头鼓捣着微信,不时用含韵丰富的浅笑传递时尚的爱意。中年的一对目光如矩,时刻守护着脚下的行李,纸盒上陕北黑山羊的标示分外醒目。以两对夫妻的描绘开启了作品的叙述,开始从历史的尘埃中探寻母亲足迹,从出生、读书、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到病逝等人生关键节点上较为理性地还原了母亲的人生历程,展现出一个形象生动、性格复杂的母亲形象。
其次,《一个人的战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显著特点,即学术用语和文学语言的巧妙融合。这篇散文保留了惠雁冰老师学术文章的一贯奇美语言风格的同时,让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语言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才华,在用词用语和字里行间不乏华美奇崛的艺术表达。这篇散文语言风格有其非常独特的地方,既是通过奇崛的语词和艺术化的联想形成一种奇美的艺术张力。这篇散文有很多寓意丰富的词语运用,形象地传达出了特定的情景与心理,比如文章中用“含韵丰富的浅笑传递时尚的爱意”形象地表达出年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用“寒风中瑟瑟卷飞的落叶”描绘出了阶级斗争时期母亲的艰难境遇;“正如桑叶上匍匐逶迤的春蚕一样,在将自己变得通体透明的同时,也将自己生命的丝弦磨得薄若蝉翼”形象传神地描绘了母亲特定阶段的尴尬处境,用“密云中极速穿行的日光一样,星星点点,转瞬即逝”来刻画了母亲的强颜欢笑的神情,等等。
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保持了惠雁冰的学术论文的一贯风格。作品在语言风格上饱有学术语言的特质,全篇的各个篇章中都有一些类似论文体的表述语言。比如文中的“这是一个全民表演的时代,也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对日常生活的美学经营与对生活本身的天然警惕已成常态”、“将层层扭结的情愫尘封,但疏淡中似乎隐现着更为蹊跷与错综的纹路”,“然而个体的悲哀恰恰在于对波诡云谲时代的稚嫩理解”,“其间发生的种种看似琐碎却意义多重的事情,将母亲的生命光影折射得绚烂夺目,也使母亲成为民间历史橱窗中色调斑驳又生机盎然的独特镜像”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读出学术化表述的味道。
二、战斗:串联母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