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悲剧也是一种正能量.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悲剧也是一种正能量.doc

悲剧也是一种正能量   当代文坛还需不需要悲剧?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我们提倡写光明面、主旋律、正能量,这毫无疑问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悲剧。悲剧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枝花,是用沉思与泪水浇灌培育出的一枝独特的艺术之花。当代中国没有理由拒绝悲剧。   1925年,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即真善美的东西被毁灭了,于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让人重新认识被毁灭的东西的价值,并对“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被毁灭,被何人所毁灭进行追问,从而激发人们去消除毁灭“有价值的东西”的根源。这是悲剧的正能量。   悲剧的本质是人性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压抑史与解放史。人类对生存、发展、自由的渴望与这种权利的被压抑、被剥夺,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悲剧中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与极其深刻的人性内涵。纵观世界文学的历史,对世人产生过震撼力量且能穿越时空代代相传的,大多是悲剧作品。   悲剧作品具有严峻性。它直面了现实的残酷,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生,使我们在“盛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醒世、警世之效。   悲剧作品具有崇高性。它褒扬了在恶劣环境中一些人对真善美的忠诚与坚守,同时也抨击、鞭挞了一些人间败类的人格丑恶与卑鄙,净化了人的心灵,升华了人的精神。   悲剧作品具有深刻性。它既反思历史也反思人自身。它不仅是给人以眼泪的哀哭,而且是给人以思想、智慧和力量的悲壮之歌。   谈到中国当代文学中悲剧的创作,绕不开王安忆。   王安忆提出过“应该写大悲剧”的主张。我读王安忆,也时时能感到她对人类的悲悯和她作品的悲凉。   王安忆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其中,以圆满喜乐结局的较少,而以孤独、沉沦、离散、死亡等为终结者居多。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的很多作品都附丽着一种浓重的悲凉之色。   王安忆早期的创作(如“雯雯系列”)中,有橙黄色的爱情之梦(《雨,沙沙沙》),有“自己追求的目的地,应该再扩大一点”的对未来的希冀(《本次列车终点》),有靠自己的奋斗,“苦学、苦练、苦用功”改变命运的青年(《命运》《黄河故道人》),有不断努力,不屈不挠,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奋力昂起头”的“野菊花”(《运河边上》),有曾是资本家阔太太的欧阳瑞丽,“文革”后觉得不能完完全全恢复旧的生活,而要“重新开始生活的幸福”(《流逝》),等等。她努力“挖掘生活的诗意”,作品呈现一派蓬勃向上的气象。   然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她的笔触逐渐从个人的天地深入到历史的深处、人性的深处、生命的深处,她的思想和作品的调子起了变化。   从美国回来之后创作的《小鲍庄》,仁义化身的少年捞渣之死喻示了仁义之乡的彻底崩溃;《69届初中生》《流水三十章》写的是出生于50年代的青少年一代在非常年代里成长的艰难、青春的消耗、人性的蜕变,令人叹惋;《逐鹿中街》中两败俱伤的情感战争,《悲恸之地》中进城农民的坠楼身亡,《弟兄们》中三个女友的情谊由热烈到熄灭,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乌托邦诗篇》叙说热情的丧失;《歌星日本来》预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结束;《叔叔的故事》写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由自我放纵到逐渐沉落的过程;《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表现家族的历史,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最后,“我对这个家族所有的严密推理却变成了一场空”,作品充满孤独感、飘泊感、迷茫感;《长恨歌》中的上海名媛王琦瑶历经坎坷,最后惨死于长脚手下,让人唏嘘;《忧伤的年代》《隐居的年代》《启蒙的年代》写的是“乱世中长大”的一代,主要是对自我的回顾和对“文革”的反思――“文革”违背了正常的社会原则,摧毁了基本的社会秩序,给青年一代造成的思想创痛是终生难忘的。   写于1986-1988年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是体现王安忆的悲剧意识最集中的几部作品。   《荒山之恋》写的是两对夫妻情感破裂又重新组合的婚变故事。最后,“拉大提琴的他”与“金谷巷的女孩儿”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二人不能结合而走上荒山,双双殉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杂树林里,二胡哭似地唱”,那是为他与她最终葬身无花无果、杂草丛生的花果山而唱的一曲曲挽歌。   《小城之恋》写的是处于性蒙昧状态的两个年轻演员,从少年到青年在身体、精神与情感的多重扭曲中痛苦挣扎的历史。作品中多次出现的苍凉的水客号子最后沉寂了,那是同他和她从纵欲到灭欲的过程相呼应着的。   《锦绣谷之恋》中,女编辑与男作家在庐山相遇、相知、相爱,做了一次浪漫的梦,而梦醒之后,她又要回到山下的那个现实世界。她和丈夫“苟且偷生,得过且过”,他们“既没有重建的勇敢与精神,也没有弃下它走出去的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