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益修:从寺街走出的国学大师.doc
徐益修:从寺街走出的国学大师
徐益修,名昂,字益修,号逸休,1877年农历十月初十生于南通寺街书香世家。
毕生致力于国学研究,集前哲大成的现代易学大师、声韵学大师、国学大师。自1929年起,专著单行本陆续问世,20世纪50年代初汇集为《徐氏全书》出版,其研究成果一直得到当代国学界很高的评价。
寺街上的华王庙后有一株枝叶茂盛、树龄数百年的银杏树,这就是南通四才子之一、近代国学大师、南通人称之为“徐大夫子”的徐益修和他的弟弟古琴家徐立孙的故居。徐益修的孙子、南通市一中的语文退休教师、年届古稀的徐放至今独守老宅。谈起祖父徐益修,徐放说:“记忆稀薄,爷爷去世时,毕竟我才5岁。后来也是从父母亲那里听说爷爷舐犊情深,对我疼爱有加,还常常摇着摇篮哄我睡觉。长大后,在父亲的教导下,我开始接触到一些爷爷的著作,充满敬畏与怀念。”
徐氏祖宅旺 代有人才出
徐氏为南通大姓,“宋淳?v间元屠通州。徙江淮民实之。吾族自高邮迁通,盖当其会,迄今七百年矣,始迁者不可考,谱断自文爵公始”(《徐氏全书?休复斋杂志?记家世》,作者徐益修)。照徐益修所记,南通徐氏为明文爵公之后。因早在宋代便徙迁通州,故徐姓住宅大都在南通旧城六桥之内。历经七百多年的繁衍,徐氏后裔有经商的、当官的、读书的,人才济济,遍及各行各业。
寺街也有多处徐宅:小巷18号东西院的徐宅,大巷7号、8号的徐宅,寺街1号的徐宅,寺街16号的徐宅,胡家园6号的徐宅,育婴堂巷2号的徐宅,新群巷1号、武胜巷19号的徐宅……其中为尊的当推寺街59号的徐氏宅院。据家谱所载,居寺街59号的徐益修为文爵公第十一世长房长子长嫡孙,曾任徐氏族长。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推测,寺街59号当为南通徐氏祖宅。
徐放向我们介绍,此宅原占地约2亩,内有大小房屋60余间,天井12个,大小花园2个,现其基本轮廓仍存。此宅的特别之处是与内院隔断的3个独立的大厅,3个厅由南而北依次纵列在一条直线上。第一个厅的东边,为一排厢房,南边原为一空场,植有4棵银杏树,后遭火灾,只剩1棵至今尚存,已有300余年。
经中间的花厅(即徐益修的书房),向西是一小花园,鹅卵石铺地,从小花园向后,经一条小巷,可到达第三进正屋。西边与厨房相连处有口明代水井。位于最北边的横向连排两院为正屋,为整个宅子最高处,意喻着代代高。除最后一排正屋,换姓为徐益修的老师管仲谦居住外,其余房屋仍为徐氏后裔所居。
据传,此宅为读书人的风水宝地,以前每逢州试便人满为患。据徐氏后人说,只要在此宅住过,哪怕是在厨房的条凳上睡上一夜,至少也能中个秀才。
得祖先庇荫,徐氏代有人才出,从清代台湾道台徐宗?值浇?代国学大师徐益修,从持家理财的徐家会二奶奶到淮海实业银行经理徐赓起,从南通徐氏昆曲社到中国四大古琴家之一徐立孙的梅庵琴社,寺街徐氏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历经‘文革’,以及后来有3间屋子被收为公房,现存大小房屋还有18间是为我们徐氏家族的房产。”徐放告诉记者,“你现在所看到的,我独自居住的6间正卧是经我手反复大修过三次的。虽然老宅年代久远,寺街小巷弯曲狭窄运输也极不方便,但我坚持原宅原建,也是因为对祖辈怀有着深切的感情。”
民族气节坚 治学态度严
徐益修,初字亦轩,后取《易?大传》“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之义。徐益修10岁时遵父命师从如皋管仲谦,后又受教于通城孙敬铭、孙伯龙,以第一名秀才入庠。1900年,问业范伯子先生,后在江阴南菁书院攻读,治诗古文辞。当时院中大江南北人才萃集,与唐蔚芝、丁福葆、蒋维乔等同窗切磋,造诣日进。因无意功名,不再应试。
自1908年始,先后任教于通州师范、南通中学、南通女子师范等校。课暇致力于国学研究。1935年后任杭州之仁大学教授,与当时任该校文学系讲师的夏承焘友善。1939年兼任无锡国专教授。
徐益修秉性淡泊、不慕荣利,一生守正不阿,从不屈于邪恶势力。抗战前,有位政府官员慕其名愿以200银元为润笔之资,恳请为其母六十寿诞作序,徐益修不屑动笔,婉言谢绝。对一位孤苦廉介、泊然无营的书生,徐益修却不待邀约,不吝笔墨,写了《丁老人传》。在南通中学任教时,徐益修特为专司校钟的工友写了《书陈老人》,称赞其勤谨守职的行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徐益修自沪返通,坚持民族气节,虽全家断炊仍严拒日伪政府的聘任和馈赠。次年,冒着生命危险,毅然穿越封锁线,赴设在苏中四分区的南通县中温家桥侨校任教,每月以领公粮养家过清贫生活。徐益修“饥犹择食”的名言,遂在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广为传颂。抗日战争胜利后,徐益修因年事已高,退休故园,整理毕生著作,汇编《徐氏全书》。
徐益修潜心治学、孜孜以求数十年。为更好地教学,他持之以恒、循环背诵《康熙字典》、英文字典、日文字典,背熟一页即撕去一页,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3-2024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录用67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docx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高效备考策略 .pdf
- 产品思维30讲的关键.pdf
- 五权宪法原理.ppt
- 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