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进城镇化,土地到底够不够?.doc
推进城镇化,土地到底够不够?
众所周知,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我们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可谓僧多粥少,各种资源只要一人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就显得相对匮乏。这当中最严峻的就是耕地资源,国家制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已近在咫尺。由于未来城镇化中的“造城”还要不可避免地大量占用土地,我们必须准确判断自己的土地资源到底够还是不够。这是推进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城镇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发展必然要占用土地。大家通常认为城镇扩张将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甚至是大量和急剧减少。我国城镇化的实践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然而,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耕地未必会减少,甚至,越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耕地反而越会显著增加,出现了和我国截然相反的现象。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土地是中国城镇化的
“阿喀琉斯之踵”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个拥有13.68亿人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堪称重如山、大如天。自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长期以来中国的粮食供求一直处于紧张平衡状态。何谓“紧张平衡”?就是我们国内的粮食生产基本自给自足,但并不宽裕,另外某些种类的粮食产品如大豆等大量依靠进口。2014年,中国大豆进口7140万吨,占到国内总供给量的80%以上。在现有农业技术条件下,只有土里可以长出庄稼来,足够数量的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首位因素,要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首先保障耕地面积。中国人均耕地1.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经过对人口、粮食生产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测算,国家提出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
长期以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耕地面积直线下降的局面,引发了人们对城镇化占用耕地的严重忧虑。在大家的传统观念中,城镇化和耕地面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得越快,占用的耕地就越多。这源于人们对城镇化的直观感受:随着城镇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张延伸,城镇外围大量的耕地被征用,其中多数都是优质良田。这一场景几乎在每一个城镇上演,强烈的视觉刺激使公众神经变得敏感而脆弱。同时,这种依据肉眼观察而得的感性认识,也得到了宏观数据的有力支持。1998年,中国有耕地19.45亿亩,此后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呈直线下降趋势,至2012年减少为18.24亿亩。十四年间,城镇化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相应地,耕地面积减少了1.21亿亩。如果按照这一速度,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时,耕地面积将减少为17.8亿亩,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更遑论在此之后的城镇化发展了。
耕地存量只有18.24亿亩,红线是18亿亩,距离红线仅咫尺之遥,这就出现了耕地红线和城镇化之间的尖锐矛盾。城镇化发展必然是要占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许城镇空间扩张,还谈得上什么城镇化呢?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味着不仅允许农民工在城镇务工,还要让他们在城镇获得一个相对体面的居住条件,而要居住就等同于要增加2.6亿人口的居住用地,这必然不是个小数目,然而,地从何来呢?
日本和韩国的经验:
与我国截然相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城镇化中耕地占用这样一个重大题目,适当参考国际经验是有必要的。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要做到正确地参考国际经验也并不容易。首先,参考的对象不能搞错了,我们不能参考加拿大、俄罗斯这些人口密度和我们差异很大的国家,人家“有地可以任性”,我们却不能。最好是参考土地资源同样紧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人均耕地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人地关系比我们还要紧张,而且文化背景也和我们更为接近。其次,参考的阶段也不能搞错了。我们应当更加着重参考它们的过去,即它们城市化发展最快的中期阶段,如日本1970年以前、韩国1990年以前。在它们完成城市化、加入“富人俱乐部”之后,由于生存压力减轻、生活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方式和目标出现多元化,对我们的借鉴意义相对就降低了。
在对日本和韩国经验的考察中,发现了与我国截然相反的现象:
第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本和韩国的耕地并非是直线下降,而是表现出“倒U形”规律,即先增加后减少,且“倒U形”的右端点高于左端点,也就是说城镇化过程中耕地总体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的。如韩国耕地面积1960年为203万公顷,1970年达到极大值230万公顷,之后开始下降,到1988年为214万公顷,此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8%,基本完成城市化过程,而耕地数量仍然高于1960年城市化起点时的水平。日本尽管由于“二战”的影响使其出现一个波折,但就整个城市化期间来说,基本规律与韩国是相同的。
第二,城市化高峰期耕地面积与城市化率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日本1950年至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