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斗草:古老的民间游戏.doc
斗草:古老的民间游戏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娱乐性与竞技性。斗草,是中国民间最为古老的游戏之一。它流布广泛,传承至今。
据南朝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之戏。”按曰:“踏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戏也”。此按语由隋人写就,但其实斗百草与踏百草并不是一件事。踏百草,即今人所理解的踏青。而斗百草,或斗草,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对花草名,以对得贴切者为佳;另一种斗草的韧性,即两人持草相对,每人两手各持一草花茎的一端,并使双方的草茎相勾搭,然后用力相拉,谁的草茎拉断了就是输家。踏青与斗草这两种不同的游戏都在春天,又都与草有关,参与者众,常常同时进行,也难怪隋人会将它们混为一谈了。
早在《诗经》中,《?]?q》等篇就有与斗草相关的记录。而现存文献中较早写到斗草游戏的,则可追溯到隋炀帝。他的词《望江南八阙》其六云:“湖上女精,选正轻盈。犹恨乍离,金殿侣相将尽。是采莲人,清唱谩频频。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弦闻尽夜,踏青斗草事青春,玉辇从群真。”词中描述了隋朝时人们嬉戏、踏青、斗草等一系列活动的情形。此外,隋炀帝又令人制作《斗百草》之乐歌。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乐考十五?乐歌》:“《泛龙舟》,帝(隋炀帝)幸江都宫作。又令太乐令白明达造新声……《斗鸡子》、《斗百草》,还旧宫乐,掩抑拥藏,哀音断绝。”那么,隋朝时就有乐歌名为《斗百草》。
唐宋以来,不但斗草之风极盛,它在作品中也得到更多的表现。
唐诗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在唐诗中也频频提及斗草游戏。如韩愈《城南联句》:“蹙绳觐娥婺(愈),斗草撷玑??(郊)。”如白居易的《观儿戏》就是描写儿童斗草游戏的,诗云:“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一看竹马戏,每忆童?I时。童?I饶戏乐,老大多忧悲。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诗中不但描写儿童的无忧无虑,也表现了诗人对儿时情景的回忆和向往。司空图《灯花》其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想象赢得斗草游戏的喜悦。又如吴融《美人三十韵》:“数钱红带结,斗草?`裙盛。”描述斗草时的盛装。路德延《小儿诗》:“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秋。”写儿童的天真。如崔颢《王家少妇》:“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少妇以斗草来消遣休闲。《载酒园诗话又编》评曰:写娇憨之态,字字入微,固是其生平最得意笔,宜乎见人索诗,应口辄诵。又如刘禹锡《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以游戏的笔墨,道出斗草的风趣。
更为有趣的是,唐朝的斗草游戏还有弄虚作假的情形,有人用胡须代替百草,以夺取游戏的胜利。据《刘梦得嘉话》:“晋谢灵运美须,临刑,施为南海祗洹寺维摩塑像须,寺人宝惜。初无亏损,至(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欲广物色,令驰驿取之。又恐为他所得,尽弃其余。”安乐公主在斗草游戏中,为增加花色品种,用“美须”来冒充,足见斗草游戏之盛。此事在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刘?M《隋唐嘉话?人物志》、宋李?P等编《太平广记》卷四百零五、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六《奇物?谢灵运须》、曾?V《类说》卷二十六《灵运须》、朱胜非《绀珠集》卷三《取谢灵运须》等,都有记载。
在宋代,提及斗草游戏的诗词作品更为丰富。宋诗,如魏野《春日述怀》:“春暖出苑亭,携筇旁水行。易谙驯鹿性,难辨斗鸡情。妻喜载花活,儿夸斗草赢。翻嫌我慵拙,不解强谋生。”诗人把斗草游戏写得妙趣横生。司马光评“妻喜载花活,儿夸斗草赢”,真得野人之趣,以其皆非急务也。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描述斗草赢家的乐趣。郑獬《稚子》:“稚子谁怜衰病馀,双残斗草绕庭除。朝来竟学黄家画,画破新传几本书。”妇女儿童斗草嬉戏,自得其乐。
陆游诗作丰富,诗中提及斗草游戏的次数也很多。如《初春出游》:“垆边女儿不解愁,斗草才罢还藏钩。”《蔬圃绝句》:“嫩随年少爱花狂,且伴群儿斗草忙。行遍山南山北路,归时新月浸横塘。”《遣兴》:“闲投邻父祈神社,戏入群儿斗草朋。”《定命》:“今朝雨歇春泥散,剩伴儿童斗草嬉。”《幽居述事》:“更就群童闲斗草,人间何处不儿嬉?”《老甚自咏》:“身入儿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结绳时。”《东篱》:“陪客投壶新罚酒,与儿斗草又输诗。”等等。陆游的这些诗句,从一个侧面看出宋代斗草游戏的盛行。
宋词也同样着力描写斗草游戏。如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词写风俗人情,俨然是一出喜剧小品。东邻女伴斗草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