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长城,一抹沧桑的凝视.doc
明长城,一抹沧桑的凝视
写完南京的中山路,对这座城的好奇却是又重一层。我似乎感觉到厚重的历史尘埃之下,那细弱的呼吸。亘古的苍凉,让我有一种渴望穿越其中的迫切。
东南形胜、龙盘虎踞的建康城,多少豪杰汇聚?“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代风云际会,给这座城市留下难以数尽的古迹。
除了曾无数次行走的那一条中山路,穿起民国的风云百态;这座城,还有无数的庙宇,携带着南北朝的佛音禅韵隐没于时光深处,渐行渐远;更有那傲居世界城垣之首的明城墙,它不仅围住了六朝古都金粉胜地,也围出了明王朝276年的历史。当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碾平那些建都立国者曾经的辉煌时,它却依然傲立,不动声色地睥睨着时光流逝中人们逐名追利的熙熙攘攘。
于是决定,用步履与这条六百多岁的卧龙来一次亲密接触。
那是早春二月,春寒不浅。当我从中山路最东端的中山门旁、逐级而上、落足城墙之时,午后的阳光正好铺满。城墙两侧高大的树木之冠近在咫尺,我可以清晰地看到阳光在新生的嫩叶上的舞蹈,以及经冬的枯叶不舍的婆娑。
举目四望,这一段向东笔直宽阔,应该直抵标营门。我突然感觉身入重围,陷进层层的历史包裹之中,贴着城墙仔细倾听,历史的回声由远及近,透过岁月的迷雾久久回响。
史书记载,朱元璋花28年建起的明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池组成。所谓南京明城墙就整体包括这时期修筑的四重城墙,现在则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内城)城墙。始建于1366年,建成于1385年,其总长度达35公里,至今仍有25公里遗存,超过法国巴黎城墙,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垣。
古代设都建城,均取方形或矩形,已成旧制。偏偏这明城墙却是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成高城,形成了由内向外的“南斗北斗”聚合、环套的格局。石城虎踞龙盘的雄姿也得益于此。
向城内看,一条阔达的道路,车水马龙。路旁高楼广厦鳞次栉比,衬得那两排本是高大的经年梧桐也如盆景般小巧。就这样,悠久与新兴共存,繁荣与喧嚣同在。
回首城外,透过薄薄雾霭,隐约可见紫金山曼妙的曲线起伏于草木萧萧中。
沿城墙慢慢行走,脚下是青砖漫地,颜色或深或浅,两侧墙上雉堞有大半人高。墙缝间有野草极其顽强地挤出来,有的还绽开了黄豆大小蓝色的碎花,在初春的凉风里摇曳着。遥想当年,城内的主人一定在这墙头上徘徊过,眼前这墙砖透着历史的烟尘味,只有它们见证那段不凡的岁月。
俯身看花,也光顾了那块块大砖。果然,很多块上都有刻字。
南京的明城墙有一个世界独一无二之处:它的每块砖上都载明有造砖地出处的详细文字,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五十余字。于是,这明城砖本身也就成为一部可读的历史。
在明南京城的修建中,明朝政府委托长江中下游相关府、州、县各级官员为“提调官”,负责烧制、征调城砖等建材,征调民夫等。所谓“提调官”并不代表官职,是指在城墙筑造中受朝廷委派承担征调事务时的一种临时身份。为了保证砖的质量,朝廷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层层负责制,砖上印有时间;所在府、州、县地名;有关负责人,从制砖府、州、县各级官吏充任的提调官,到地方上的总甲、甲首,直到造砖人夫、窑匠,有5~8级之多。城砖烧成后,沿着长江水运抵达南京,验收如不合格,就要严格追究铭文中记载的有关负责人,甚至治罪处死。
身侧的几块大砖,呈现的一面上,字数或多或少,字体也是阴文阳文,篆隶楷各异。刻字最多的一块,上面有“通判XXX”“司吏XXX”“主簿XXX”,这该是监造者了。想来,另一侧面应该还会刻着总甲、甲首、小甲甚至窑匠等逐级责任人。
存了心思,就慢慢细看,那些字体笔迹不一,但都工整清晰,显示着刻工的认真。是的,这每一块砖,关系着城墙的牢固,城池的安危,一家人的性命。这砖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其实都是一道生死契。这听起来似乎苛刻,可是细细酌量,岂不正合了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如果每个人都把份内事做得妥帖到位,还愁这江山城池不能永固吗?
只是,这样美好的常常只是愿望。很多时候,人们会在安乐中滋生麻痹与惰性,更会在权利中膨胀而失去自我约束、为所欲为,也许会得意一时,但最终将步入深渊、导致毁灭。
夕阳散淡,眼前这丛墙草格外蓬勃。当年的大明天子朱元璋一定也登临过这城墙处处,远处那巍巍钟山、滔滔江水不知能勾起他多少心思。如今,抚摸这城墙,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历史余温。倏忽间,闪过一个念头:那些马背驰骋的霸主,夺取苍茫天下,建起高大城池,为何却都避免不了一朝倾覆的命运?不就是失去了早年的警戒责任之心,躲在深宫内的金銮殿上,不察天下苍生之疾苦。从朱元璋建城之日起,至朱棣迁都北京,这座新都城可才拥有短短52年的使命。可见,高墙豪壑是必需的,但心中的责任之墙坍塌了,或者仅仅用责任约束他人,也一样保不住江山。
大江大河绝非天堑,万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