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六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docVIP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 人教大开本、3+X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 《谏太宗十思疏》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2. 归纳成语典故 (二)学习方法 1. 理清层次结构、体会“居安思危”的思想。 2. 归纳词义,落实练习。 (三)作者介绍 魏征,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 (四)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五)重、难点 1. 理清各段大意,把握文章思路 (1)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2)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3)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2. 具体分析 (1)(正) (2)凡元首 承天命 殷忧 竭诚待下——吴越一体 得志 纵情傲物——骨肉行路 虽 终 怨不大 畏惟人 载覆舟 宜深慎 (3) 3. 找成语 学典故 (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 (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语出《荀子·王制》 (3)垂拱而治:君主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语出《尚书·武成》 (4)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 语出《论语·述而》 (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语出《献书报燕惠王》 《种树郭橐驼传》 (一)学习目的 1. 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2. 掌握“瘘”等18个文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学习方法 自读为主 (三)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吏,也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捕蛇者说》是写赋敛毒民,本文是写烦令扰民,都可视为为民请命之作。 “永贞革新”:是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为打击宦官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斗争,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是这一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主张罢宫市、出宫女、限制进奉,减免租税,很得人心,但只进行了146天即告失败。柳宗元等参与者均遭贬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他多年的贬谪生活。 他创作的散文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造诣是超过韩愈的。散文形式多样化,论文,传记《童区寄传》、寓言《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后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四)题解 本文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文章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通过贴切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所谓寓言,即寓意于言。也就是通过讲故事不阐明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的。即文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这反映了柳宗元期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各务其业而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五)各段大意 1. 介绍人物身世(豁达一身残而自信) 2. 表明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3. 谈种树经验 4. 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5. 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六)重、难点 1. 分析第二段: 郭橐驼的高超技艺 2. 分析第三段: 对比 3. 分析第四段 (1)郭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故病且怠” (2)与第三段“他植者”种树有何相似之处?是哪几句话?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3)作者实际写种树的目的是:实际想说“养人术”,要使百姓“蕃生,安性”。 4. 分析第五段 卒章显志:“养树”即“养人” (七)词类活用 1. 名我固当:名:起名,名动 2. 驼业种树:业:以…为业 名动 3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