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班级:12营销本一班 诗词鉴赏选修课 闺 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诗词注释 1. 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 不知愁:又作“不曾愁 3. 凝妆:盛妆。 4. 陌头:意谓大路上。 5. 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 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 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 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诗词简析 诗词简析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 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 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闺中 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 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 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 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 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 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 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 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 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 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 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 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诗词简析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 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 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 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 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 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 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 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 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 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诗词简析 诗词简评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万吨全粉5万吨法式薯条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格式说明(模板型word).pdf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16讲电与磁(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第6章 机械振动-改 h(实际4h).ppt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16讲电与磁(解析版).doc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学习PPT课件.pptx VIP
- 前程无忧国企入职题库.pdf VIP
- QCT29106-2004线束标准详细介绍.pdf VIP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与产业化研究.pdf
- 进度控制监理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