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32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绪论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是贯穿功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这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着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广大地域决定着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这也是它在产生条件上,区别于任何其他古代文明的地方,也是我们思考中国文化道路的重要起点。
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周王朝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队自己的合法。以后的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这里的地缘概念,是指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关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大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华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地域,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不过到元明清时,这种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经济上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南方,早已经过了这样的阶段而进入农工商贸全面兴旺的局面。
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必然的。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册子-汇编2015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措施.doc
- (2013-2015)小学德育工作规划.doc
- (主题班队活动方案)党在我心中主题班会.doc
- (修改后)先秦道家对人类生态文明的反省和当代启示.doc
- (人教A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doc
- (多选题)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问责条例网络测试.doc
- (化学)2016届强化训练卷(三).doc
-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doc
- (全国通用)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大专题综合测6不等式与线性规划推理与证明框图).doc
- (市财政局)德才并重育人才德才并举选贤才.doc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最近下载
-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
- 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提升与用户满意度策略.pptx
- 烟机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第三章液压与气动传动知识鉴定要素.docx VIP
- 餐饮店厨房菜品生产制作规范.docx VIP
- 烟机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第二章机械基础知识鉴定要素.doc VIP
- 健身房会计账务处理.docx VIP
- 地铁企业文化(张景霞) 任务一:认知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概述.ppt
- 农民工工资补充协议(2024版).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标准线路施工 手册基础 空客常用ASM,AWM手册线路符号和图例及INTRODUCTION前言介绍.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