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日本人不如中国人自信
为什么日本人不如中国人自信?
国立青少年教育振兴机构(东京)2014年9~11月,对中国、日本、韩国、美国4个国家的7761高中生进行了意识调查,今年8月28日发表了调查结果。这个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是不行的人”的比例,日本最高,为72.5%;中国为56.4%;美国为45.1%;韩国为35.2%。而在回答“自己是否有普通的能力”这一提问时,回答“有”的中国和美国学生都超过9成,韩国为67.8%,日本停留了在55.7%。
这种调查进行过不只一次,每次调查的结果都差不多,而且这可能不仅是高中生的问题,如果调查成人,结果也会差不多。为什么日本学生没有中国学生有自信呢?这当然与社会环境和教育等都有关系,但是我认为最主要是由于文化的不同。
【讨厌“一枝独秀”的日本人】
日本人不喜欢在集团中“一枝独秀”的人,在学校里,学习成绩特别突出,往往会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人们不认可一个人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本人有才能,而是认为这是集团“共同协助”的结果,甚至在国际赛场上的世界冠军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许多国家的选手都获得了金牌。他们在夺冠军后,面对记者谈自己的感想时内容各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日本选手的侧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感谢”,对所有的一切都感谢,感谢教练,感谢家庭,感谢声援的观众,感谢冥冥上苍……
夺得两块金牌的“蛙王”北岛康介下场第一句话就是“感谢”。他说,没有周围的人支持培养他的人们,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获得70公斤级女子柔道奥运会两连霸的上野雅惠得金后说,因为有各种各样支持我的人,我才有今天,我觉的这是奖励给那些支持我的人们的金牌,我要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获得63公斤级女子柔道奥运会两连霸的谷本步实夺金后,满眼含着热泪望着会场声援她的观众说,我只有无尽的感谢。获得男子66公斤级柔道金牌的内柴正人得金后说: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
从冠军致谢的小细节,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一个特征。日本是个强调集团性的社会,而从文化心理上来说,日本人并不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也不认为个人是集团的主体。他们认为,人应该是世界与自然的补充,而个人应是集团的补充。
这在日本是一种常识,没有这种常识的人,在日本是难以成功的。日本在选拔人才时,能力是次要的,首先要看你有没有进入日本集团的人必须具有的常识。
在一本书中,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大学毕业生参加某公司的就职考试,题目很奇怪也很简单,只是要用毛笔在一张书法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
这个应试者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叫苦,都什么时代了?还考这种玩艺?同时他也后悔自己平时没好好练习毛笔字。他垂头丧气地拿起了毛笔,并把书法用纸拉了过来,这时他感到这张纸有一面很光滑,而另一面却有些粗糙,于是他把纸翻到了光滑的一面,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自己拙劣的字体。他很羡慕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一位同窗,这个同窗在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书法俱乐部,写得一手好字。这个应试者想:我的同窗肯定是考上了,而我是彻底完蛋了。可是,考试的结果完全和他预想的相反,那个写得一手好书法的同窗落了选,而他这个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却合格了。原来这个考试并不是以书法写得好坏作录取的标准,而是故意把书法用纸反过来放,试验考生是否能够注意这个细微的常识。 如果谁没注意到这一点,就要落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中国的一段故事,这段故事记载在《庄子·外篇·田子方》中,讲的是宋元君要选画师,于是来了许多画家,他们恭恭敬敬向宋元君施礼并恭恭敬敬站立在一旁濡笔调墨,还有约一半的画家站在外面等候召见。有一个画家来晚了,但他非常安详,也不急着往上挤。向宋元君施礼后,他也不站在那里等待,而是马上回到了住所。宋元君觉得很有意思,就派人去看他,只见他袒胸露背叉着脚坐在那里。宋元君说:行啊,他才是真正的画师。
这两个故事在内容上体现了非常不同的文化性格。前面那一个日本的故事,追求的是“同”,也就是要看应试者是否有常识,是否能在细微处和人们保持一致。也许,对一个会写书法的人来说,粗糙的一面能写出更漂亮的字,但字写得再好,只是你个人的事,你要来公司里工作,就要看你在极细微处能否遵守大家的原则,并且还要看你能否意识到这些极细微的原则。只有能够意识到并遵守这些原则,才能在集团中精诚且精密地相互合作。
而后面的一个中国的故事,追求的是“异”,也就是要挑选的画师必须与众不同,别的画家都在那里衣冠楚楚,垂手站立,只有后来的那个画家受揖不立尔后又袒胸露背。宋元君认为只有这样狷介不羁,充满个性的人才能完成“弘大而辟,深闳而肆”的“神似而不形似”的绘画艺术。
中国在古代时就曾为行为怪诞的反常识的天才们留有一定的空间,从魏晋以来,狷介不羁、放浪形骸还被誉为一种文人名士的美德。李白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天才,他经常高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没有科举的“学历”,但还是被唐玄宗低声下气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