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doc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摘要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剧家,也是全世界最杰出的文学家。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但是他的作品依旧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吸引着研究者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价值。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究莎士比亚的艺术魅力,认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主体采用素体诗的形式营造诗化意蕴、使用大量词汇创造了丰富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用适合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塑造真实的形象是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主要语言特色。
关键词:莎士比亚 素体诗 修辞 个性化
一 素体诗营造的诗化意蕴
莎士比亚的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台词主体几乎都采用“素体诗”写成。素体诗是一种没有统一格式的诗体,以抑扬格五音步建行,韵文没有脚韵,十分接近自然语言。莎士比亚驯服了这种素体诗,打破原来统一拘谨的诗歌格式,用充满流动性和伸缩性的诗歌语言赋予戏剧的音乐性,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莎士比亚以他独特的诗人气质和诗人语言,给所有作品都蒙上了浓郁的抒情性。
莎士比亚的素体诗首先用来传递剧中人物的肺腑真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这样形容罗密欧的感情:“没有等你要,我已经给过你了/可是如果能再给,我仍旧情愿/它就是为了更多给你/我的恩情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我的爱就像大海那样深不可测,给得越多/我自己拥有得就越多,因为两者都是取之不尽的。”很明显,在对朱丽叶的炽热情感表达上,这样生动酣畅的诗歌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其次,为了充分发挥诗歌在戏剧中的表现力,莎士比亚让素体诗在他的作品中担当了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等多种重任。在《威尼斯商人》中,犹太商人说:“你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一块臭肉,而不是三千大洋。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但会无比骄傲地说上一句:我乐意!”这段话既有商人语言和心理上粗俗、平常的内容,又使用了高雅、讲究的诗体形式,做到了语言上的雅俗共赏,还将一个自傲坚定、振振有词的犹太商人形象生动地立在了观众眼前。最后,莎士比亚还常常根据戏剧需要,创造性地打破诗体的限制,尽情发挥自由诗体在戏剧中的作用,给戏剧创造酣畅的情感表达。例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感叹道:“人类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动人的外表!/多么高雅的举止!/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聪慧上多多么像一个神灵!/世间最美的事物!/万物的灵长!/但是对我来说一个泥土塑造的生命算什么。”这段语言不限于字数,不限于韵脚,长短交错,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哈姆雷特心中激荡的强烈想法,哪怕只是没有逻辑的短句也要迫切地表达出来。
二 大量词汇构成丰富内涵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宝库,其词汇量的丰富是惊人的。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普及后,马文?斯佩瓦克教授借助德国电子计算机精确地统计出,在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汇量达到了29,066个。这个数字是《圣经》词汇量的四到五倍,以至于有研究者提出,应该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同《圣经》一起共同列为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莎士比亚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是很短的,他如此庞大的词汇量从何而来呢?
1 借用
莎士比亚从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例如在“我是Misantropos,我憎恨人类”一句中,“Misantr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憎恨所有人的人;在“这是一个专注于学术细节(pedant)的男孩,没有人比他更加辉煌”一句中,“pedant”是法语中的一个词,指的是专注于细节的空谈家,擅于自我炫耀学问的人;还有丹麦语花环“krant”经过莎士比亚的引入用为“crant”,意思引申为“带着花环的少女”和“少女的纯洁美丽”。
2 合成
莎士比亚擅于灵活运用已有的词汇,将两个或者多个单词合成一个单词,这样的例子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例如:在《驯悍记》第一幕中有一句这样的台词:“is there any man has rebused your worship?”中的“rebused”是将“rebuke”(指责)和“abuse”(侮辱)合成了一个词,两个词语原本都有辱骂、诅咒、谴责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语气更加强烈,但是比原来更加简练,而且具有了幽默的效果;在《哈姆雷特》中,格特鲁德王后称哈姆雷特是“too-much-changed”(有太大变化的儿子);在《李尔王》中用在“conflicting”(矛盾冲突)前加了三个介词,构成“to-and-fro-conflicting wind and rain”,意为比暴风雨的冲突还要剧烈。
3 变换
莎士比亚对于词语的灵活运用达到了恣肆自如的地步,他常常不按照词汇的标准语法来使用,使词汇在句子的具体使用中发生了词性的转变,这种不拘一格的方法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例如,在《麦克白》“whic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