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XX集团公司合成树脂产品竞争战略研究(doc 54).doc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中文)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成树脂产品竞争战略研究
(英文)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Sinopecs Synthetic Resin
作者:
(中文名) 高敏惠
(英文名) Gao Minhui
所在院、系、所: 商学院
专 业 名 称: 工商管理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职 称: 王利平 教授
论 文 主 题 词: 合成树脂 优势 劣势 竞争战略
学 习 期 限:
论 文 提交时间: 2004年3月
目 录
前言 3
第一章 合成树脂供需现状及预测 5
第一节 世界合成树脂产品供需现状及预测 5
一、现状 5
二、预测 6
第二节 我国合成树脂产品供需现状及预测 8
一、现状 8
二、预测 11
第三节 下游应用状况 12
第二章 竞争环境分析 14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 15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5
二、产业环境分析 17
第二节 内部环境分析 24
第三章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成树脂产品SWTO分析 27
第一节 竞争优势 27
一、地域优势 27
二、原料优势 29
三、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30
四、合理的产品流向 30
第二节 竞争劣势 31
一、专利和核心技术方面仍比较薄弱 31
二、技术投入不足 32
三、产品服务比较薄弱 33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33
一、机遇 33
二、挑战 36
第四章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成树脂产品竞争战略 39
第一节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成树脂产品竞争战略分析 39
第二节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40
一、差别化竞争战略实施措施 40
二、产品新营销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43
三、技术开发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47
前 言
合成树脂借助于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与钢铁、水泥、木材相提并论的四大基本材料之一。合成树脂加入各种助剂后称为塑料,被大量应用在建筑、农业、汽车、信息电子及电力、机械、包装、日用品、等许多领域。因此,合成树脂的发展不仅对下游加工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对许多行业具有辐射作用。
合成树脂产品通常分为五大通用树脂和工程树脂两种。五大通用合成树脂是指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和ABS树脂。这五大通用合成树脂在合成树脂产品中占有绝对比例,目前中国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产量约占合成树脂总产量的87%。
世界上第一种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于1925年、1928年先后投产,拉开了合成树脂工业的序幕。1933年合成出聚乙烯,1939年高压聚乙烯投入生产,出现了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基础的合成树脂工业。聚氯乙烯在30年代的生产技术以电石乙炔法为主,到50年代后期,实现了乙烯氧氯化生产工艺工业化。自此,聚氯乙烯进入石油化工领域。聚丙烯于1954年的发明及同年创立的定向聚合理论,成为合成树脂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1957年聚丙烯实现工业化生产,从此合成树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是合成树脂工业急剧发展时期,世界合成树脂和塑料的生产能力由1960年的677万吨/年迅速提高到1970年的3000万吨/年,10年间增长率达到16%。以催化剂为先导,各种新工艺迅速发展,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合成树脂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
70-80年代,伴随着大量合成树脂装置的建成,合成树脂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聚烯烃第二代技术。在合成树脂装置大型化的过程中,各大品种的生产技术也不断地有新的发展。
进入90年代,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出现了以超冷凝、超临界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代聚烯烃技术。不断的创新不仅为消除“瓶颈”制约、提高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增加合成树脂数以千计的新牌号提供了手段。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合成树脂的生产效率,还为按用户要求提供所需性能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中国合成树脂工业于60年代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比较坚实的基础。中国目前是世界合成树脂第5大生产国和第2大消费国,并且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合成树脂行业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生产能力仍将以15%左右的速度发展。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下同)合成树脂生产经过3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较强的规模和优势,特别是聚烯烃产品(即聚乙烯及聚丙烯总称)具有原料、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产品结构不够优化。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巩固中国石化的优势地位,有必要围绕合成树脂产品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优劣势分析,对中国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