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4届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山西省2014届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2014届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2014届高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绘画的“书画同源论”,从中国文字滥觞期已见端倪。宋元以降,文人画大兴,这一艺术见解,更得到极透彻的实践。传统画师授徒,常先课以书法;不通书法便不得进入绘画堂奥。从苏轼到赵之谦,七八百年来,书画同源的传统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吴昌硕继承了这个传统,并把赵之谦掺以篆刻的金石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金石画派达到巅峰的画家。 “书画同源论”有没有道理?它对中国绘画发展功过如何?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在中国绘画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持什么态度?种种问题应该一一研究。中国绘画最突出的特色在线的运用,决定了它的绘画语言就必然是符号式的表现,故其特质与书法相通。西方绘画的符号论,到底从东方绘画得到多少借鉴,吸收了多少营养,虽然不易论断;但是西方的符号式绘画语言,要到印象派以后才发展起来,殆无疑义。印象派诸大师受到东方的影响,是透过了“第二手”的资料——日本的浮世绘。十九世纪下半,日本与欧洲通商,日本手工艺品和浮世绘刻版画受到印象主义画家的瞩目;单线平涂的东方表现方式打开了法国画家们另一双观察万物的眼睛。其实,日本的古典文化几乎都移植自中国,这种线型的表现风格,还是中国绘画传统的精华。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西方的绘画在感觉的完整性上比较强烈,较缺少概念的性格,所以西方没有“书画同源”的传统。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在中国却是老传统。 书画同源促进了中国绘画在线条运用上多元趣味的探求;书法抽象的形式美感丰富了绘画线条的功能——线条在绘画中,一方面负担了物象描绘的功能,一方面也展现了它独立的形式美感;书画同源也造成了万物的情态与艺术技巧,在画家心象中得到自由的沟通。比如中国书法中“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等名论,显示了中国艺术家意识到万物的情状、艺术家的感受以及艺术创造的技巧,都可彼此相感应或互相沟通。由生机活泼的自然中获得了感受,领悟了用笔的技巧,取得了书法线条的美学根源;这些线条,在绘画中又用来表现某些具有共同精神特质的事物。这种自由的沟通与连绵的联想,使中国书法与绘画互相孳乳,相辅相成。中国线条的丰富和奥窔,在世界上是唯我独尊。 书画同源的传统也有某些负面影响,比如除抹杀其他绘画形式与技巧,压抑了其他绘画的发展与创生外,也使传统中国绘画技法过分受制于书法技巧,反而成为圭臬与缰锁。当然后者应怪罪传统画家的辗转因袭。书画同源虽然不应成为绘画发展唯一的理论依据,后世也不必非崇奉、遵守这个法则不可,但是书画同源本身并不负这些弊端的责任。相反地,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光辉灿烂的表现,永远是民族艺术足以自豪的传统精华,也是后来者再创造的源泉。 (摘编自何怀硕《熔数千年碑碣,金石铸成苦铁》) 1.下面关于“书画同源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画同源论”可上溯至汉字出现之初,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兴盛,使其得到了充分的艺术实践。 B.传统画师授徒,总是先教书法,因为不通晓书法,就无法进入绘画领域,这也印证了“书画同源论”。 C.书画同源传统经过不断实践、传承,推陈出新,可谓名家辈出,苏轼、赵之谦、吴昌硕都是其间翘楚。 D.书画同源是基于中国的绘画语言特质与书法相通,这一语言特质是由线的运用决定的符号式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的符号式绘画语言,到印象派以后才发展起来,而中国的符号式绘画语言早在文字滥觞期已见端倪。 B.西方印象派诸大师是透过日本的浮世绘接受单线平涂的东方表现方式的,而这种表现方式其实根子在中国。 C.西方绘画在感觉的完整性上较强烈,但缺少概念的性格,而中国绘画的精华是线型表现风格,概念的性格更强。 D.西方绘画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而在中国却早已是代代相传的老传统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绘画的符号论,从东方绘画得到的借鉴、吸收的营养有多少,不好论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产生年代要略晚于中国,并间接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 B.书法抽象的形式美丰富了绘画线条的功能,线条在中国绘画中兼具描绘物象与展现独立形式美感的功能,“悬针垂露,奔雷坠石”就是其典型代表。 C.书法线条的美学根源在于艺术家对自然的感受领悟,这些线条在绘画中可以表现某些具有共同精神特质的事物。这种沟通与联想使中国书画相辅相成。 D.书画同源抹杀其他绘画形式与技巧,压抑了其他绘画的发展创生,也使传统中国绘画过分受制于书法技巧,至于其成为圭臬与缰锁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