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丘小学数学子课申请评审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溪丘小学数学子课申请评审书

溪丘小学数学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学科:数学 编号: “山区小学有效课堂构建现状调查与研究” 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 ? 课 题 名 称:“顺学而导”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沈传文 负责人所在单位: 溪丘湾乡中心小学 邮 政 编 码: 444303 通 讯 地 址: 溪丘湾乡中心小学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信 箱: 348241024@ 填 报 日 期: 2012.12.12. ?? 巴东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制 ? 填 表 说 明 1、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和参与研究的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职称(中级及以上);且具备相应的实际研究水平。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上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每个课题原则限报1名负责人、特殊情况不要超过2人。 4、课题论证应尽量充分,研究计划和阶段性成果应尽量明确。 5、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6,本申请书一式三份(教研室、学校、课题组各1份),请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并于左侧装订,均需审批方可有效。 7、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8、“一、数据表”栏目说明; “研究类型”、“学科分类”栏目,请选择右边文字前一个字母填到左边空框中,“预期成果”栏目,最多只可选择两个字母,分别填入左边空框中。 9、请详细填写封面的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10、本申请书报送巴东县教学研究室。 邮编:444300, 电话:4222385, 地址:信陵镇西瀼坡小区北京大道241号。 ?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捕捉错误,顺学而导 学科分类: B A、德育 B、基础教育 C、成人教育 D、职业教育 E、幼儿教育 F、其他 研究类型 B、D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调查研究 D、综合研究 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学历 研究专长 工 作 单 位 沈传文 男 42 小数高级教师 数学教研组长 本科 研究学生 溪丘湾乡中心小学 谭华刚 男 35 小学高级教师教务主任 本科 研究教材 溪小 主 要 参 与 研 究 人 员 王自娇 女 35 小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 本科 研究教材 溪小 胡学周 男 35 小学高级教师 专科 溪小 韦庆兰 女 43 小学高级教师 本科 溪小 王功伟 男 36 小学高级教师 本科 溪小 李昌贵 男 53 小学高级教师 专科 溪小 魏 玲 女 32 小学一级教师 本科 溪小 周 艳 女 32 小学一级教师 本科 溪小 田 静 男 32 小学一级教师 专科 溪小 王 丹 女 王 丽 女 ? ? ? ? ? ? ? ? ? ? ? ? ? ? 预期 成果 ?B A、专著 B、论文 C、研究报告 D、其他 预 计 完 成 时 间 2014年 11 月 1 2 日 二、课题论证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县外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在朝着构建有效-高效课堂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推进有效课堂的过程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效课堂的建立可谓是问题突出,困难重重,道路坎坷。在教学思想上,重视应试教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还不够明确和自觉;在教学实践上,课堂教学模式化,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课堂教学效果上,课堂教学目标僵硬化,缺少针对性、机智调控性、实效性,导致后进生大量涌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为学生“解惑”尤为重要。 根据我校数学教师长期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我县课题“有效课堂构建研究”的深入开展,必须及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往“以教定学”的主线,改成“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排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消除畏难情绪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