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同课异构课件2人民版必修2概要.ppt

2015高中历史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同课异构课件2人民版必修2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中历史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同课异构课件2人民版必修2概要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一、 “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我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起源 七八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地位 最基本经济形式 重大文明经济基础 (四大发明) 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 传说中的“圣王” 有显赫的地位 “神农”为什么有特殊的地位? 创制工具,教导民众耕作 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 通过自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原始社会 ——夏商周 青铜铲 商代乳丁纹虎耳方鼎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耕作农具的演变 春秋战国开始 骨器 战国铁口犁 曲柄铁锄 铁镰 汉代铁犁 铁 铧 骨耜 石斧 远古 刀耕火种 (火耕) 以牛田 (铁犁牛耕) 古代 2、耕作方式的进步 一牛挽犁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 3、春秋战国: 4、汉代时期: 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金石并用。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戽斗,这是一种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的灌溉工具,是用竹片编成的状如半封闭的撮箕,两侧各系一对绳子,两人站在水沟边,手握绳索,手臂张弛,将戽斗放进水沟装满水又拉上来倒掉。 牛耕 牛耕的运用: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翻车:这也是一种古代的灌溉工具,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筒车 农业动力 人力 —— 畜力 —— 自然力 1)生产工具: 石器——青铜器——铁农具。 2)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3)农业动力: 人力——畜力——自然力。 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演进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 时代 土地制度 备 注 商周 名为国有,实为国王私有。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战国 /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唐前期 封建国家公有,农民有使用权,承担赋役,不能买卖 封建社会 占大部分、处支配地位,租给佃农耕种,佃农向地主交地租 封建社会 占少部分 井田制 均田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是什么?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2.土地兼并(高度集中) 影响: 经济:减少国家赋税收入 政治: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削弱中央集权 政治: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根源: 土地私有制 2)“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了怎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它带来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为此,在解决这一现象上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①现象: ②原因: ③影响: ④努力: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土地高度集中) 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私有土地制度的出现并发展; A、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B、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C、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D、出现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A、许多开明的政治家. B、农民阶级. 历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未成功 爆发了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田亩税(田赋) 人头税 附加税……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秦收“泰半之赋”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2)材料反映古代的生产力状况如何? (3)结合材料,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1)意义:是农民的生存之本。 情况: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②农民占有较少土地,还常被地主官僚兼并。 (2)水平低下。 (3)农民遭受地主残酷剥削,生活非常辛苦。 公共工程:水利、交通、国防、城市建设…… 奢侈工程:宫殿、陵墓…… 2.徭役: 都江堰 秦始皇陵兵马俑 阿房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