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故都的秋_课件比赛概要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如果说春天让人朝气勃发、浮想联翩的话;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其实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秋让人平心静气、深思细品。请同学们打开诗词歌赋的记忆库,捡拾出几片金黄的秋叶,我们来共同品味吧。 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有人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秋思”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熔铸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种况味呢?让我们伴着钢琴曲《秋日私语》,一同走进《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郁达夫 课题释义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⑤秋树的奇景 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瑟的感触。 记叙: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③秋蝉的残声 ④秋雨话秋凉 作者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突出故都的秋感人至深,令人向往眷念。 阅读下列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文段1:相思树上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曝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纯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 文段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散文诗: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练习以景传情:仿写诗句 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示例 中国的文人与秋——悲秋文化之根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特别黑暗 中国文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尖锐,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尤为深刻 “诗言志”,“诗缘情”,“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文人,特别是现实主义文人,总是通过文学作品干预生活,针砭时弊,抒情言志,所谓愤怒出诗人。 郁达夫议论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也是说明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 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静衬动,以有声衬无声。形成了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上述声音是细小的,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要求:即抓住景物的特点,又表露出作者的心境。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感受秋意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 《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文学院08研:蔡自成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