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09机轨一巷自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8309机轨一巷自评报告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杜儿坪矿 杜儿坪矿68309机轨合一巷 自评报告 杜儿坪矿 2011年8月6日 时 间:2011年8月8日 地 点:通风区会议室 参加自评人员名单 姓 名 专业 职务或职称 刘安保 通风 总工程师 彭永良 采煤 开掘副总 冯剑松 机电 安全副总 张丰祥 机电 机电副总 邸江涛 通风 通风副总 吴世凯 地质 地质副总 冯卫东 采煤 矿调度主任 李卯玄 采煤 安监处工程师 王建文 机电 机电科工程师 韩景民 地质 地质科科长 王俊虎 采煤 生产科工程师 杨海明 采煤 二采区工程师 白雪峰 抽采 抽采区工程师 刘睿 通风 通风区工程师 68309机轨合一巷基本情况 一、概况 1、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工作面位于北三十五尺盘区,施工8#煤,东邻68309回风巷(未掘),西邻68309瓦斯预抽巷,北邻北三8#煤皮带巷与北三8#煤轨道巷,南邻北一下组总回风巷延伸(未掘)。上部为62505工作面采空区,层间距为76-92m,平均83m。 2、地质瓦斯状况 煤层情况:施工段为8#煤,煤岩层稳定,煤厚3.98—5.3m,平均煤厚4.8m,煤层结构复杂。煤层中有1-2层夹石,其中上部夹石较稳定,下部夹石不稳定,夹石总厚变化大,最厚达1.6m,平均0.8m。煤层倾角3°左右,煤层节理发育。目前68309机轨合一巷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 m3/min,风排瓦斯涌出量为4m3/min,抽放量为2 m3/min,抽采率为33%。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3.41%。8#煤自燃倾向性为Ⅲ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围岩特征: 煤 岩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石特征 老顶 K3石灰岩 7.21-11 灰白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 直接顶 L1石灰岩 1.29-2.7 黑色砂质泥岩,含白云母碎片、植物化石碎片,夹1-2层煤线,由西向东逐渐相变为细砂岩,层部距逐渐变薄为1.60米。 直接底 粉砂岩 1.2-2.1 灰黑色,颜色较深含植物根部化,由西向东逐渐相变为砂质页岩。 老 底 泥岩 3.2 灰白色,以石英为主,含黑色矿物及砾石 煤层类型 煤层 编号 煤层参数 相对瓦斯 涌出量(m3/t.d) 容重 煤层厚度(m) 瓦斯含量(m3/t) 残存瓦斯含量(m3/t) 距开采层距离 hi(m) 上邻近层 6 0.58 10.21 2.18 31.69 2.82 1.36 7 1 10.21 2.18 20.69 1.69 1.31 本煤层 8 4.46 10.21 2.18 / 9.80 1.39 下邻近层 9 4.43 9.72 2.18 5.28 6.28 1.38 3、根据重庆煤科院对杜儿坪矿瓦斯参数测定报告,8#煤开采时本煤层及邻近层瓦斯基本参数为。 4、巷道断面形式及尺寸表: 巷道名称 形状 净宽(m) 净高(m) 净断面(m2) 备注 68309机轨合一巷 矩形 5.5 3.6 19.8 全锚 68309机轨合一巷 梯形 上宽 下宽 3.4 17 锚棚联合 4.5 5.5 油库备件库 矩形 3.9 3.0 11.7 全锚 二、综合地质柱状图: 详见附图:68309机轨合一巷综合柱状图 三、局部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行人斜井→1010水平北大巷→1010水平北二大巷→北六斜坡下部车场→北三8#煤轨道巷→工作面 污风风流: 工作面→北三8#煤皮带巷→北六风眼→北部总回风巷→中部风井; 工作面→北三8#煤皮带巷→北二大巷3#煤仓回风联络巷→北翼下组总回风巷→中部风井。 四、工作面配风计算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25×q掘×K掘涌 m3/min 式中: Q掘——单个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掘——掘进巷道风排最大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取4.0 m3/min K掘涌——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取1.5 125——按回风瓦斯浓度不超过0.8%换算成的常数 Q掘=125×4.0×1.5=750m3/min 按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和炸药量计算需要风量: 每人供风≥4 m3/min Q掘≥4×N( 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取38人 经计算: Q≥掘4×N =4×38=152m3/min 每千克炸药供风≥25 m3/min,我矿用Ⅲ级乳化炸药; Q掘≥25×A( m3/min) 式中: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取14.4Kg 经计算: Q掘≥25×A =25×14.4=360m3/min 按适宜的气候条件: Q掘=60×v×S=60×0.4×19.8=476m3/min 式中: v—最优排

文档评论(0)

qi19208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