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口退税政策曝疮百孔
出口退税政策曝千疮百孔
出口退税政策曝千疮百孔一间不到10平米的办公室,两台电脑,三个人,再刻印些假公章,就组建成了一家公司,每天只需坐在办公室打几个电话,一年便可以赚到成百上千万元。
这是深圳一伙骗税分子的真实生活写照。3年时间竟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8亿元!深圳公安局近日公开的这起巨额骗税案,揭开了附着在出口退税政策上隐蔽的骗税利益链。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外贸企业一方面勾结生产企业负责做购销合同、做账做册、虚开增值税发票;另一方面找货代公司和报关行做外贸合同,通过配票配货后,经“地下钱庄”完成境外资金入境,取得“外汇核销单”;最后,再由专业报税人员拿着增值税发票抵扣联、外汇核销单、海关报关单等资料前去办理退税。
在深圳罗湖和福田区,从事这种骗税贸易的企业比比皆是,通过真实的配票配货贸易单,外贸公司可赚取5%-7%的利润率。照此计算,1亿元的贸易量,可赚取500万-700万元。
骗的是谁的钱?谁又在纵容这种行为?记者调查看到,长长的利益链条上甚至有监管层的身影,而结果除了国家损失了税收外,所有人似乎都是赢家。
据统计,2012年深圳出口退(免)税额总计达到945亿元,为全国最高,目前暴露的骗税案仅仅是骗税团伙的冰山一角,高达17%的出口退税率合理性也再次遭到质疑。
骗税大案揭冰山一角
“谁介绍你来的?”记者前脚尚未进门,文锦渡口岸大楼2层一间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坐着的三个小伙子,操着广东口音,几乎异口同声问道。面对一张陌生的面孔,三人高度戒备。
事实上,在海关大楼的整个7层楼里,就遍布着进出口贸易公司、货代公司和报关行,有的门口甚至没有挂牌,记者粗略统计,大约有200多家。
这些隐蔽的公司,以正当业务为幌子,实则均是为了骗税而就近形成的网络。在这个链条中,作为中游环节的外贸公司为骗税核心团体,左手通过从上游生产企业购买增值税发票,右手再从货代和报关公司购买真实货物出口单,最终通过地下钱庄完成资金出入。通过这种配票、配货、配资金的方式,获得出口退税。
为保险起见,他们只接受熟人介绍的业务。而从事这些行业的大多来自广东潮汕地区,以亲戚、老乡为纽带,对陌生人则十分警惕。海关大楼的1层和5层里,空出的好几间办公室,便是最近被深圳公安局捣毁的骗税团伙“老窝”。
刘继华是被查处的骗税核心人物之一。据公安局侦查,从2008年到2011年底,以刘继华为首的犯罪团伙共控制了17家生产企业和8家外贸公司,虚开发票遍布福建、江苏、甘肃等多个省份,虚开增值税发票7787份,票面金额高达12.8亿余元人民币,骗取国家税款1.8亿余元。
“很多人都做这个,做生意不赚钱,又很辛苦,这个坐在办公室打电话就好了。”被逮捕的刘林峰是一家货运代理公司中介,正常业务是帮助一些有货物出口需求的公司办理运输、报关等手续,赚取中介费,但刘林峰会将这些货物信息卖给外贸公司。
令刘林峰始料不及的是,他服务过的一家外贸公司财务漏洞百出,最终在国税局例行检查时被发觉。然而,大多数做账稍微隐蔽一点的,都可以相安无事。
据办案民警深圳经侦局六大队副大队长李超晔介绍,深圳目前有2万家货代公司,上万名从业人员,而空壳的外贸公司比比皆是,中小外贸企业大多靠出口退税赚钱。
超长的利益链条
从上游生产企业,到中游贸易公司,再到下游的报关行、货代公司,均是出口退税这条利益链上的蚂蚱,通过相互配合,共同来分食最高17%的退税率。
刘继华们玩的是服装行业,而从收购其原始材料棉花起,整个贸易就开始作假了。
举例来说,A从河南周口农民手中收购棉花,但农民没发票只能写收据,价格高低随意写,A拿收据去税务机关抵扣,开出棉花的发票,税收成本大约3%,B则从A处收购棉花后,加工成纱线,征税约5%,外贸公司再以6%-7%的成本,从B手里大量购买增值税发票。
在福建石岩、晋江,这种纱线原材料企业买卖增值税发票异常猖獗。
原本从纱线到服装,中间还需大量的工序,包括染色、绣花、配料、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这部分所占服装成本恰恰是最大的,但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的外贸公司要从这些生产企业购票,则很麻烦,也很难找到票源;因此,外贸公司提供的一张服装发票,纱线的原材料发票就占九成,其它环节票据基本上缺失,而这个明显的作假痕迹,一经检查则易暴露。
在外贸公司拿到发票后,要做成出口贸易退税,还需有货物单相配,由于报关行和货代公司掌握了大量的真实货物单信息,为了赚钱,他们便将此信息转卖给外贸公司,通常货物单总价控制在10万美元以下,以免被海关检查,而一张八九万美元的货物单转让价值仅为5000元。
由于一些小企业不具备申请出口退税条件,货代中介便利用这个“可乘之机”在帮小企业报关时,把这些货物的真实信息,层层转卖给专门从事骗税的外贸公司,报关单上写上外贸公司的抬头,移花接木后,则成了外贸公司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