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 日本血吸虫病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罗春香 云南省血吸虫病基本情况 首次于1940年香港大学罗伯逊首次在大理发现血吸虫病人。新中国成立前,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洱源县义常村、巍山县东莲花村、弥渡县大阳村等曾因血吸虫病出现田地荒芜、村毁人亡的惨状。调查研究证实我省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大理、丽江、楚雄和红河的18个县、84个乡镇、461个行政村、2875个自然村。累计查出病人32.62万人、晚血病人3391人、病牛12.2万多头、钉螺面积2.2亿㎡。通过五十年的防治,2009年通过国家考核评估达到血吸虫病防治国家传播控制标准。 一、概念 临床特点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血管内所引起的疾病。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五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湄公血吸虫(S.mekong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和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二、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成对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内。 在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唯一必需的中间宿主。日本血吸虫病史人畜共患病, 除人以外,家畜中的牛、羊。犬、猪等以及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共40余种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的终末储存宿主。 日本吸血虫 成虫 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虫卵 宿主钉螺 尾蚴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动物,特别是患者和病牛是重要的传染源。在水网地区以患者为主;在湖沼地区除患者外,感染的耕牛和猪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耕牛在沙滩放牧而感染,其中黄牛感染较水牛高;在山丘地区除耕牛外,野生哺乳动物如鼠类等也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构成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虫卵随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于孳生、人畜皮肤黏膜接触疫水。 (三)人群易感性 (四)流行特征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二)病理解剖 1.病理过程 (1)第一阶段:尾蚴性皮炎。 (2)第二阶段:幼虫移行。 (3)第三阶段:虫卵肉芽肿形成。 2.病理改变 (1)结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其次为横结肠于阑尾。 (2)肝病变:早期肝大,表面可见粟状黄色虫卵结节。 (3)异为损害:指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所致的病变。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患者为30~60日,平均40日。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病期早晚、感染轻重、虫卵沉积部位以及人体的免疫反应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及异位损害。 (一)急性血吸虫病 1.发热 患者均有发热 2.过敏反应 3.消化系统症状 4.肝脾大 5.肺部症状 (二)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 2.有症状型 (三)晚期血吸虫病 肝脾肿大腹水 1.巨脾型 2.腹水型 3.结肠肉芽肿型 4.侏儒型 (四)异位血吸虫病 1.肺血吸虫病 2.脑血吸虫病 六、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二)粪便检查 (三)直肠黏膜或组织检查 (四)肝功能检查 (五)肝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2.CT扫描 (六)免疫学检查 血吸虫病的并发症多见于晚期患者。 (一)肝硬化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2.肝性脑病 3.继发感染 (二)肠道并发症 1.肠梗阻 2.阑尾炎 3.结肠癌 七、并发症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急性血吸虫病的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的鉴别 3.晚期血吸虫病的鉴别 九、治疗 (一)抗原治疗 1.吡喹酮的药理级药代动力学: 2.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剂量与疗程: (1)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120mg/kg;儿童总剂量140mg/kg;4~6日疗法,每日剂量分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精密空调样册20230310.pdf
-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全解)平台原因,预览不清楚,下载后保证可以清楚的阅读.pdf VIP
- 六味和正早餐糊手册内容定稿.pdf VIP
- 主变压器安装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海尔水冷磁悬浮样册20241109.pdf
- 安徽—夏凯月—课件—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pptx VIP
- 中级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20200810075301).pdf VIP
- 中级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学习记录标准表格格.docx VIP
- 中级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docx VIP
- 中考生物总复习 七上 第1单元 第5章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教材考点梳理课件 冀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