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讲解及练习课件.pptVIP

高三语文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讲解及练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讲解及练习课件

一、高考考查错别字规律探寻 (3)利用异形词(通用字)设置陷阱 有一部分词语写法不止一种,都算正确。如“流言蜚语”“翔实”“词不达意”“消魂”,分别是“流言飞语”“详实”“辞不达意”“销魂”的另一写法,忽视这点,就会误判。 二、错别字成因分析 (1)因受相邻字影响造成错误。 如把“烦躁”误写成“烦燥”。 (2)因形旁混淆造成错误。 如把“蕴藉”误写成“蕴籍”。 (3)因声旁混淆造成错误。 如把“蛰居”误写成“蜇居”。 二、错别字成因分析 (4)因音义相近造成错误。 如把“意气相投”误写成“义气相投”,“出双入对”误写成“出双入队”,“门可罗雀”误写成“门可落雀”。 (5)因音形义关系错杂造成错误。 如把“辐射”误写成“幅射”。 二、错别字成因分析 (6)因简化不规范造成错误。 如把“篮球”误写成“兰球”,“停止”误写成“仃止”。 (7)因笔画特别或繁复造成错误。 如“腻”“墨”“嚼”“肄”“虐”“恭”“肇”等,或者笔画较繁复,或者笔画的位置与众不同,很容易写错。 三、辨析错别字的方法——1.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要求同学们平时读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例如: ①啜(掇)泣:“啜”读chuò,“掇”读duō。 ②枢(抠)纽:“枢”读shū,“抠”读kōu。 ③宣(渲)泄:“宣”读xuān,“渲”读xuàn。 ④肄(肆)业:“肄”读yì,“肆”读sì。 ⑤穷兵黩(赎)武:“黩”读dú,“赎”读shú。 以上括号中的字为错别字。下同。 1.语音辨识法 ⑥崇(祟)山峻岭:“崇”读chóng,“祟”读suì。 ⑦吹毛求疵(庇):“疵”读cī,“庇”读bì。 以上括号中的字为错别字。下同。 2.字形辨识法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①书籍(藉):籍,古代书写常用竹简。 ②干燥(躁):燥,缺少水分易着火,所以与火有关。 躁,若是脾气暴躁会跺脚,所以是足字旁。 ③恻(侧)隐之心:恻,指同情不忍,与心理有关。 ④赈(振)灾济贫:赈,用钱救济灾民,与钱(贝) 有关。 ⑤风驰(弛)电掣:驰,快跑(多指车马)。 3.语义辨识法 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例如: ①贪赃(脏)枉法:赃,从“贝”,古代曾用贝壳作 货币,所以,用“贝”作形旁的字,本义一般与财物有关。“贪赃枉法”的意思是贪污受贿、违反法纪。 ②跋(拔)山涉水:跋,从“足”,指在山上行走。 拔,从“手”,如拔河、拔草。 3.语义辨识法 ③味同嚼蜡(腊):嚼蜡,像嚼蜡烛一样干瘪无味。 蜡,从“虫”,动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可做蜡烛。腊,从“月(肉)”,古代农历十二月用肉食祭众神,所以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 ④一筹(愁)莫展:“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 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 3.语义辨识法 ⑤针砭(贬)时弊:“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针, “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 ⑥完美无瑕(暇):“瑕”是指美玉上的斑点,比喻 缺点。暇,从“日”,指空闲时间。 4.结构分析法 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书写是否正确,或者说做到“字不离词”。例如: ①惹是(事)生非:“惹”与“生”对应,都是动词, “是”与“非”对应(“事”“非”不对应)。 ②插科打诨(浑):“插”与“打”都是动词,是对 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考点解读 真题探秘 考向扫描 妙计助考 第一章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识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考查重点是形似字、同音字和近义字。 2.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识 记、辨别、判定常用汉字字形;二是在作文中考查。2008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