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标准防护措施(StandardPrecautions).docVIP

壹、标准防护措施(StandardPrecautions).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壹、标准防护措施(StandardPrecautions).doc

壹、標準防護措施(Standard Precautions) 標準防護措施是針對所有醫療(事)機構制訂的基本防護措施,其建構的原則在於所有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水)、不完整的皮膚和黏膜組織等都可能帶有可被傳播的感染原。標準防護措施中包含了多項預防感染措施,適用於所有醫療(事)機構內所有的病人,不論是否為被懷疑或已被確認感染的病人;這些措施包括:手部衛生、依可能的暴露情形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眼睛或臉部防護具等個人防護裝備、及執行安全注射。此外,在醫療環境中的儀器及設備可能被具感染性的體液所污染,因此需要正確的管理以預防這些儀器及設備成為疾病傳染的媒介(如:直接接觸時應穿戴手套、對嚴重髒污及可重複使用的儀器設備,在下一位病人使用前必須進行正確的清潔及消毒)。在照護病人期間應該採用何種標準防護措施,取決於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的互動行為,以及可能暴觸到的血液、體液和病原體。執行標準防護措施同時也可以確保醫護人員在提供照護期間,不會因為手部或設備的污染而造成病人感染。 一、施行時機:當有接觸到血液、體液、滲出物、分泌物及破損之皮膚和黏膜等均取此標準防護措施,對象為所有的病人。 二、施行辦法: (一)手部衛生: 1.在健康照護期間,非必要情況下應避免碰觸病人周圍的環境表面,以預防乾淨的手因此而被污染,或受污染的手藉此將病原菌傳播至病人周圍環境表面。 2.在下列情況下,進行手部衛生: 2-1:接觸病人之前; 2-2:執行無菌操作技術之前; 2-3:有暴觸病人體液風險之後; 2-4:接觸病人之後; 2-5:接觸病人周遭環境之後; 注意:穿戴手套不能取代手部衛生。因此若在符合上述時機且須穿戴手套的情況下,則在穿戴手套前或在脫下手套後,仍須執行手部衛生。 (二)個人防護裝備: 1.當和病人之間的互動行為預期可能接觸到血液或體液時,需穿戴如下列(1)-(3)項所述 的個人防護裝備。 2.預防在卸除個人防護裝備的過程中污染到自己的衣服或皮膚。 3.在離開病人的房間或區域前卸除並丟棄個人防護裝備。 防護裝備包含: (1)手套: 1.當預期可能接觸到血液或其他可能的感染物質、黏膜組織、不完整的皮膚或可能受污染的完整皮膚時(如病人大小便失禁),應穿戴手套。 2.穿戴符合工作性質,大小合適且耐久的手套。 3.若提供直接的病人照護,需穿戴醫療用拋棄型手套。 4.清潔環境或醫療設備,可穿戴醫療用拋棄型手套或可重複使用的多功能手套。 5.在接觸病人和/或其周圍環境後(包含醫療設備),以適當的方式脫掉手套避免手部污染;不穿戴同一雙手套照護一位以上的病人;不為了重複使用而清洗手套,因為這樣的行為可能造成病原體傳播。 6.照護病人時,若手部由身體的污染部位(如會陰區域)移至身體的清淨部位(如臉部),需要更換手套。 (2)隔離衣: 1.於執行照護病人行為期間,當預期接觸到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時,應穿上合適於工作的隔離衣以保護皮膚和衣服被弄髒或受污染。 (1)當直接接觸之病人有非自制性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時應穿上隔離衣。 (2)在離開病人周圍環境前卸除隔離衣並執行手部衛生。 2.即使是與同一位病人有多次的接觸,也不要重複使用隔離衣。 3.進入高風險單位,如加護病房須穿上隔離衣。 (3)嘴、鼻及眼睛防護: 1.在照護病人過程中有可能引起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噴濺或產生飛沫時,應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保護眼睛、口鼻的黏膜組織。或依執行工作時可能的需求選擇口罩、護目鏡、臉部防護具搭配使用。 2.對未被懷疑需採取呼吸道防護之病人(如結核桿菌、SARS或出血熱病毒),執行會引起飛沫產生的步驟時(如支氣管鏡檢查、未使用密閉式抽吸裝置的呼吸道抽吸,氣管內插管),除了使用手套和隔離衣,需穿戴以下其中一項裝備:完全覆蓋臉部前方及側面的面部防護具、附有防護罩面的口罩、或口罩及護目鏡。 (三)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 預防呼吸道病原體經由飛沫和可傳遞病原體之無生命媒介物(fomite)傳播;特別是在社區中 爆發季節性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期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1.應執行以下的措施,以遏止具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病人及其隨同人員的呼吸道分泌物擴散: 1-1:於門急診及住院單位入口處和重要地點(如電梯、病房公佈欄)張貼標語,並教育病人與其他具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他們的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後執行手部衛生。 1-2:提供衛生紙和免觸碰開啟的垃圾桶(例如:腳踏式的垃圾桶)供丟棄衛生紙。 1-3:在門急診及住院單位的候診區或附近區域,提供執行手部衛生的資源以及教學。在位置便利合宜的地點設置酒精性洗手液,並隨時注意是否已經使用完畢並予定期更換;洗手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