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 2.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及良好的交际能力。 4.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法与学法 调查访问 合作体验 探究研讨 展示交流 四、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 1、确定子课题 一组:琼海概况篇 二组:岁时节日篇 三组:民间俗谚篇 四组:特色小吃篇 五组:农村民居篇 六组:历史人物篇 七组:礼仪习俗篇 八组:民间戏曲篇 九组:旅游文化篇 相声:民间俗谚 1. 修养类 2. 待人处世类 3. 家庭生活类 4. 气象节气类 5. 生产类 “艻” (lè) “艻”象征吉祥,并充满浓郁的椰乡和侨乡风情。在琼海民间,每当有南洋客回乡,亲戚都必挑一担“艻”前往祝贺。挑一担“艻”,寓意着富有。“艻”的外壳是用椰子叶条纺织而成。依琼海人的习俗,在吃“艻”前,必须将椰叶一条一条地抽拷剥“艻”壳,就像给绑紧的“艻心”松绑一样。琼海人把剥除艻壳称为“拷宽”。“拷宽”就是表示手头钱财宽裕之意。琼海人到南洋追梦,其目的是为了发财。这“艻”主要给南洋客“拷宽”,意在希望南洋客不论多么紧巴巴的日子,经过这一“拷宽”之后,手头的钱财便会变得宽裕而富有起来。“艻”做为一种民间的吉祥小吃,透着一股琼海侨乡浓郁的南洋文化,富含“拷宽、富裕”的美好祝福。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一九三一年五月一日创建于海南乐会县(现琼海市)第四区革命根据地。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于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狙击等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mp3 红色娘子军雕像 陈列馆一角 现代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常青树 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被恶霸南霸天捆在这棵树上活活烧死。 婚嫁、生育、寿庆、 建房、丧葬 小品《祝寿》 播放乐曲《祝寿赞》 琼剧又名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它出自海南琼州(州治在今之琼山 县),故称琼剧,解放后群众又称之为海南戏。 琼剧成为海南的一个主要戏种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岭南 四大名剧(琼剧、粤剧、潮剧、汉剧)之一。 琼剧:张文秀·游子何故不还乡.mp3 民间戏曲 鸡屎藤粑仔的做法:将新鲜洗干净的鸡屎藤叶与已泡好的新鲜大米一起碾成粉末。吃时将米粉加水拌均揉匀,掐成小指状般大小,候水烧开后下锅,再加椰丝、生姜、红糖,稍滚片刻就可起锅。其味道爽滑糯甜,别具风味!鸡屎藤粑仔是琼海一带七月初一家家户户的节日食品。平时,也是产后妇女、术后患者、体虚病人的民间补品。 粽子 薏粑 薏粑,薏和意谐音,就是表达心意和良好愿望的粑。凡有亲戚庆祝满月、周岁、入宅等,按习俗都要做薏粑送往祝贺。 琼海常见的风味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 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野菠萝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蒸熟趁热吃。 ? 海南椰子船,又称“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民间传统小吃。 用鲜椰子装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浓厚的椰乡气息。一般只流行于椰子产地的民间,只有个别餐饮店作产品销售。 夏日清补凉、炒冰 琼海杂粮 八仙桌 蔡家大院 琼海市长坡镇文屯村 300年古屋外景 保存完好的古居 风雨七十载 容颜未改 据主人介绍,古屋占地面积有140多平方米,当年共建造5幢,是一家5兄弟分别建成的,其余4幢都已先后损坏拆除,现仅存这一幢,300年来已有九代人在此安居乐业。古屋除了屋顶经过翻修和厅中的神笼壁年仅失修被拆除外,其余地方基本保持原貌。 字义甫,笔名杨白(1900.2-1927.9),海南琼海人,烈士。杨善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广东区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奠基人,琼崖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主要创始人,他于1923年12月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11月在苏联由中共旅莫支部吸收入党,1925年11月奉命回国。他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中共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广东区党委特派员、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军事委员会主席和讨逆革命军党代表等职,1927年9月在领导全琼举行武装暴动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杨善集 这是杨善集烈士纪念亭,它位于墓的不远处,首建于1958年,后经多次重建是以淡黄为主的方形亭子,里有石桌和石凳供游人休息,上有“杨善集烈士纪念亭”几个红字,是善集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