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网络教育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docVIP

中小学网络教育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网络教育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doc

中小学网络教育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 四川平昌 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175,省级,国内范围发行,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主办,《学校思想教育文稿》2003年4期上发表。2003年10月,该论文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等奖。】 【摘要】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维与心理。网络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具有隐蔽性、瞬时性、高职能、高技术、跨地域等特点,它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甚至负面的影响。本文对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教育;负面效应;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The causes why there are negative effects innetwork education at primaryand middle schoolsand the tactics how to deal with it Zhou Ping-ru (SiChuan province PingChang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and science office,636400) Abstract: Network culture not only brings people a deeply entirely new living and study style, but also emotions, thought sand psychology. The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isn’t single, but can be concealed, instantaneous, has high functions and techniques and crosses areas. But while it is playing active roles, it can also bring about some passive even negative effect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auses and suggests some tactic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effects. Key words: network education; negative effects; cause analysis; disposal tactics.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拓展,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网络也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构筑了新世纪的一道亮丽的科技、文化、教育景观,融入人们无法逃避的社会生活。网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它在广泛的积极作用的背后,也有使人精神堕落的陷井,这些网络陷井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诸如计算机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网络黑客、网络迷信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网络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导致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冲突并且失衡,它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着广大的中小学生。 一、网络环境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工具意识和技术意识的提高,容易让人只重视技术层面的问题,只看到电脑及其网络的亮点和优势,没有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的健康教育,加之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网络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和负面作用日渐凸显。导致中小学生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行为、意识的淡薄,就很容易导致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失去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暴力、谎言、缺乏责任感和欺诈,产生网络特别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 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的弱化,道德行为自律意识的淡薄,使学生由“上网”变成“落网”。一些学生不能抗拒诱惑,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忠实“吸食者”,患上了“网络迷恋症”。沉迷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学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