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概要
黄泉下的艺术 辽宋元时期 五代混战时期军阀墓葬,两宋时期的富民墓葬,文人墓葬,僧道墓葬等等,均可以按照自己的势力、财力或意愿进行营建。在新儒学影响下的文人士大夫也在思考适合于自身价值理念的墓葬形式,在朱熹等人的倡导下,在南方地区开始流行三合土浇浆墓。 除了民族成分、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多样性之外,影响辽夏金元墓葬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是佛教。辽夏金元时期是佛教盛行的时期,佛教对辽夏金元社会的影响远较隋唐时期及同时代的两宋王朝深刻。因此,各种形式的火葬墓、模仿佛塔营建的八角形墓室,以及独具魅力的西夏王陵陵台等,都成为这一时期墓葬有别于前后时代的重要特征。 黄泉下的艺术 明朝皇帝都建有规模宏大的陵墓,他们生前就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为他们建造死后的殿堂。皇室成员的墓葬也颇具规模,遍布全国的藩王、郡王墓葬以及皇亲国戚、功臣勋贵的墓葬同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地区间社会经济差距的扩大,加上个地区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各地区的墓葬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清代的墓葬制度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的旧制,尤其是入关以后的清帝诸陵,基本上都是仿明代帝陵而建。清代晚期,国家虽已积贫积弱,西方文化也逐步影响到各个领域,但作为中华帝国的皇陵,在丧葬理念和墓葬形式上看不到任何变化。而品官和士庶墓葬,较之明代,在规模和形制上都趋于简化。 明清墓葬 黄泉下的艺术 殷周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易·系词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安徽屯溪1号西周墓就是如此。 中原地区出现坟丘式墓葬,开始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就普遍流行坟丘式的墓葬所有统治者的墓葬都有高大的坟丘。例如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围,就有大小许多个坟丘墓,多数属于战国中后期。 陵墓的起源——春秋、战国 黄泉下的艺术 陵寝制度的创始时期——战国至西汉 春秋以前,贵族在政治运动中是把朝廷和宗庙并重的,但是在礼制上,宗庙的地位更重于朝廷。宗庙除了用作祭祖和宗教行礼的处所以外,更作为政治上举行重要典礼和宣布决策的地方。战国中期以后,由于社会发生变革,贵族势力衰落,集权的君主政权确立,君主的朝廷的重要性大大超过宗庙,朝廷不仅用来作为议论和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同时又是政治上举行重要典礼和宣布决策的地方。 以朝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是东汉时期确立的。从东汉明帝开始举行上陵朝拜和祭祀典礼。本来每年元旦各方都要会集到朝廷,举行朝贺皇帝的仪式,叫做“元会仪”。当明帝把“元会仪”搬到原陵举行后就成了“上陵礼”,就使的陵寝在祭祀中的地位凌驾于宗庙之上了。 黄泉下的艺术 陵寝制度的确立——东汉 东汉明帝在推行上陵礼和确立以朝拜祭祀为重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同时,又改革了宗庙制度。废止为每个祖先建立一“庙”的制度,把历代神主汇聚到一个祖庙之中,实行“同堂异室”的供奉办法。从此陵寝制度和宗庙制度都发生重大变化。 黄泉下的艺术 陵寝制度的衰退时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分裂割据,政权交替频繁,战争不断发生,社会秩序紊乱,以致许多大墓常被盗掘,帝王陵更难以保存,因而帝王不能不暂时放弃陵寝制度。 1、曹魏时期 魏文帝因怕将来政权交替之后陵墓被发掘,因而废除陵寝,取消上陵礼。魏文帝这一改革,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很大。 2、晋代时期 东晋虽然恢复了上陵之礼,但并没有恢复过去的的规模,东晋诸帝陵墓,大多数在半山腰的南麓凿挖墓坑筑成,并不起坟,把墓室隐蔽起来。 3、南北朝时期 陵墓依靠山麓、山腰筑成,起坟的要比东晋多些。 北方十六国时期,多采用“潜埋”方式而不起坟。 黄泉下的艺术 4、北魏时期 北方分球是墓葬重新多起来,是从北魏开始的,这是鲜卑文化和汉族文化进一步融合的结果。冯太后的永固陵建筑,标志着北魏开始恢复陵寝制度和举行上陵的礼仪。 黄泉下的艺术 陵寝制度的扩张和改革时期 ——唐宋明清 唐太宗营建寿陵,即是昭陵,就确立了唐朝一代的陵寝制度。昭陵把“寝”分割开来,分造三处: (1)神游殿:供墓主灵魂游乐之用,相当于汉代寝殿旁侧的便殿。 (2)献殿:也叫“寝殿”主要供上陵朝拜或举行重要祭献典礼之用。 (3)寝宫:也叫“下宫”,这是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生活的处所,及宫人、官吏留守居住的地方。 唐代的陵园,这样把献殿和寝宫分在两处建造,分别适应了上陵朝拜祭祀和日常供奉饮食起居生活的需要,使得上陵朝拜祭祀典礼更加显出其重要性。 1、唐代陵寝制度 黄泉下的艺术 2、北宋的陵寝制度 宋代取消营建寿陵的办法,必须等待死后才开始营造,只有七个月的营建期限。因为按照礼制,死后七月必须安葬,才得把主神送进太庙供奉。 北宋陵园的主要建筑也和唐代一样有两所: (1)上宫:即是唐代的献殿,亦称寝殿,寝殿的祭品隆重,仪式也隆重。 (2)下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南车试用模板铜陵介绍概要.ppt
- 中国古代历史人名、地名等的正确读法概要.doc
- 中国古代历朝简述和历年表概要.doc
- 中国古代史结构概要.ppt
-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第四章内脏学总论+第五章消化系统概要.ppt
-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要.ppt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概要.ppt
- 中国南方地区课件概要.ppt
- 中国古代器具ppt概要.ppt
- 中国古代学校简介概要.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