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兼善中学八十周年记事① 1930年9月初 卢作孚先生邀请重庆实业、金融、教育、政治各界知名人士作校董,卢作孚为董事长,携郑献征、刘渝若等筹备创建私立兼善初级中学 1930年9月15日 私立兼善初级中学借北碚东岳庙为校址开学,聘请北平政法专门学校毕业,曾任重庆联合中学校长的郑献征(籍贯:荣昌)作校长,以江北贫儿院学生为基础,共招29人成立初一班,毕业时10人。后定10月10日为校庆日 1930年秋 中国西部科学院成立,下辖兼善中学、工业化实验所、农业试验场、博物馆四个单位。杨森捐款修建西部科学院惠宇大楼 1930年代初、中期 学校设教务、训育、总务、医务处、经费稽核、生活指导委员会,后设校务长,协助校长处理校务 1930年代中期开始 学校兴办兼善公司,张博和兼总经理,公司经营兼善公寓、兼善餐厅、兼善农场、石灰窑、砖瓦厂、面粉厂等,兼善公司所属各实业以先进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称道,事业十分兴旺,其所有收益均用于办学 1930年代后期开始 国民党军训总监部派专职童军教官上童子军课 1931年1月2日 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兼善中学开会,卢作孚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1931年 开设第二班,学生增加至80余人,又借北碚公共体育场东侧公安一中队营房一间作教室,兼作饭堂和宿舍。当时的教职员工有王季和(1931.9-1932.1任教务主任)、张从吾、汤韫光、田俊杰、秦时雍、唐蜀尧、李篙生、刘维馨(庶务)、张子能(收发)。初一班学生有刘莘仲、陈顺德、高学、李盛唐、王道济、谢维忠、周高兴、杨垓、李德润、熊承思、陈显志、李正心、李兴武、陈儒彬、向惠卿 1932年1月18日 举行散学典礼之前校长郑献征辞职,编写初一班同学录 1932年1月 聘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中国西部科学院代理院长张博和任校长,继续开办私立兼善初级中学。由张校长设计,郭庆余等任施工,全校师生利用课余、工余时间从嘉陵江边搬运鹅卵石等参加建基劳动,在火焰山公园(今北碚公园)右侧,建成造型古朴典雅的三层红色楼房一幢(今北碚图书馆红楼),作教室兼图书室。相继于火焰山麓修建礼堂、宿舍。 1932年春 实用小学划入私立兼善初级中学,更名为兼善小学 1933年 共产党人曾仲牧、席纪红在私立兼善中学及其附小任教,在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积极分子 1935年 共产党人罗中典、刘忠义(当时失掉联系)先后来到北碚,罗任民众教育馆馆长,刘先在兼善中学任教,后任实验区署教育股长,他们积极进行革命宣传,团结了不少群众和青年学生 1935年3月 向巴县县长唐步瀛、教育科长张兴礼呈报1935年度学校班次、教员、学生数量报表 1935年3月20日 再次向巴县教育科长张兴礼呈报1933年度初等教育调查表 1935年4月 兼善中学遵照四川省教育厅要求,筹办儿童超过12岁民众学校补习 1935年5月18日 向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教育厅长杨全宇填交学校报表 1935年5月21日 校长张博和,专任公民,月薪90元,1932年1月到职;教导主任师楚生,专任历史、地理,月薪85元,1933年8月到职;级任教员雷化欧,专任国文,月薪60元,1934年8月到职;刘忠义,专任英语,月薪70元,1935年2月到职;曹登云,专任卫生、劳作,月薪60元,1935年2月到职;李茂林,专任童子军体育,月薪60元,1935年2月到职;康开俊,专任化学、物理、数学,月薪60元,1935年2月到职;熊宴清,专任国文,月薪25元,1932年8月到职;程椿树,兼任图画,月薪20元,1934年6月到职;峡区地方医院院长宋长田兼任校医,义务未支薪,1935年2月到职;中国西部科学院会计周自天兼任会计,义务未支薪,1930年8月到职;庶务刘维馨,月薪32元,1930年8月到职;保管张克周,月薪25元,1932年8月到职;书记员魏体程,月薪25元,1934年5月到职;书记员霍集铨,月薪20元,1935年2月到职。学生176人,普通教室5间,特别教室1间,运动场4块,图书室2间,办公室1间,教员寝室3间,学生寝室4间,自习室1间,校园5亩,仪器药品标本图表室1间,体育器械室1间,会堂1间(容400人),课外活动作业室2间,膳堂1间,贮藏室2间。中文图书3820册,外文图书35册,仪器实物189件,挂图12幅,标本实物36种,挂图58张,风琴2架,川剧、京剧及演出用乐器各1套,化学药品114种。开设国文、英语、三角、几何、代数、算术、历史、地理、化学、物理、公民、动物、植物、生理等课程,训育以陶冶公民道德、培养民族文化、充实生活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为标准,每天有朝会,每周有集会,结合个别谈话;体育每日分组训练篮球、足球、对球,每日午前训练田径30分钟,每周授童子军训练2小时,每年夏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