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家湾隧道瓦斯防治技术方案
1 .隧道基本情况
1.1 工程概况
桃巴高速公路LJ7合同段高家湾瓦斯隧道位于四川省南江县桥亭乡境内,横穿南江河谷右侧山体,为傍山越岭隧道,进口端位于南江县桥亭乡谭家坝村,出口端位于桥亭乡中坝村。进出口均无公路通向隧址区,交通条件极差,经过便道施工改进后,道路已基本满足施工生产和应对突发事故抢险救援的需要。
高家湾特长隧道全长8399m,其中左洞长4190m( ZK75+914~ZK80+104),右洞长4209m (K75+906~K80+115)由于该隧道穿过煤系地层,设计为瓦斯双线隧道,该隧道工程地质详细勘察钻孔由四川煤田地质一三七总公司实施,总共布设钻孔4个,未对吴家坪、凉山组煤系地层做进一步详细勘察和化验分析,同时也未对本隧道的瓦斯设防级别及管理段落作具体要求,需要在本次方案论证会议中予以明确。
隧道由进、出口两端左、右洞双向掘进施工,主要工序采用普通钻爆法开挖、无轨运输系统,锚喷支护及全断面二次衬砌。在左、右洞之间共布置有5个车行横洞和6个人行横洞,其位置如表1所示,以便设计通风系统。
表1 横洞布置表
横洞名称 所处右洞里程 所处左洞里程 1#人行横洞 K76+255 ZK76+265 1#车行横洞 K76+605 ZK76+631 2#人行横洞 K76+955 ZK76+957 2#车行横洞 K77+260 ZK77+278 3#人行横洞 K77+655 ZK77+656 3#车行横洞 K78+005 ZK78+023 4#人行横洞 K78+385 ZK78+386 4#车行横洞 K78+760 ZK78+778 5#人行横洞 K79+055 ZK79+056 5#车行横洞 K79+405 ZK79+423 6#人行横洞 K79+755 ZK79+756 1.2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区,为中、高山构造剥蚀及岩溶侵蚀地貌区。区内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地形起伏较大,多成高山、峡谷形态。区内山坡陡峭,局部碳酸盐岩段呈现悬崖陡壁地貌景观,沟谷多成 “V” 字型,谷底陡窄,沟床坡降大。勘察区内山脊最高约1274m,沟谷最低约525m,相对高差约749m。隧址区纵向自然斜坡坡角一般20°~40°,局部为高30~50m的悬崖、陡壁;横坡一般30°~60°。斜坡上松、柏、杂树等灌、乔木等类植物茂密,基岩露头多出露于悬崖、陡壁及陡坎一带,在谷地、缓坡一带垦有水田、旱地,居民多沿南江河河谷两岸分布,山体上部人烟稀少。
隧道进口处于谭家坝南江河谷(竹叶潭段)右侧谷坡下部,该坡为反向坡,进口段斜坡自然坡度一般24~50°,平均38°。坡体覆盖松柏林及灌木杂草,局部段基岩出露。
出口位于何家沟附近的南江河谷谷坡下部斜坡带,洞口上方为坡度较陡,出口段斜坡坡度35°左右,下部坡度较缓,约20°。出口斜坡体植被主要为少量草丛、灌木,基岩大部分出露,斜坡下部缓坡带被垦为旱地。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松散堆积层、三叠系下统(T)、二叠系(P),志留系(S)地层二叠系(P)二叠系(P)。现由新至老将各层分述如下:崩坡积层(Q4c+dl)200mm约占50~65%,200~20mm约占15~25%,余为角砾及粉、粘粒充填,石质成份为泥灰岩、灰岩、盐溶角砾岩、砂岩及泥(页)岩,呈棱角状,部分呈强风化状,结构极不均,局部碎石、角砾及粉粘粒富集,透水性较好,一般厚2~6m,主要分布于悬崖脚、陡坡及局部沟谷地带。碎石土:灰、黄红色,松散~稍密,干燥~稍湿,主要粒径组成为:200mm约占10~20%,200~20mm约占50~60%,20~2mm约占10~15%,余为粉粘粒充填,石质成分为强风化的灰岩及盐溶角砾岩等,呈棱角状及次棱角状,厚度变化较大,据钻孔AK79740L10揭露厚约12.10m。该层主要分布于隧道出口缓斜坡地带,部分表层被垦为旱地。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以褐黄色为主,可塑~硬塑状,湿土可搓成2~3mm的土条,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约含25~30%的角砾及碎石,成份多为粉砂质泥(页)岩、灰岩等。主要分布于隧址区平缓斜坡地带表层,厚度一般约0~2m冲洪积层(Q4al+pl)漂石土:杂色,松散~稍密,潮湿~饱和;一般粒径组成:>200mm约占50~60%,200~20mm约占20~30%,20~2mm约占10~15%,余为砂粒及少量粉粘粒充填。石质成分主要为中风化的灰岩、花岗岩、闪长岩等,呈圆~次圆状,级配一般。该层厚约5~12m,主要沿南江河河床分布。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j):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及岩溶角砾岩为主,夹少量泥灰岩等。岩溶角砾岩为钙质胶结或泥质胶结,属易软化岩,且该层深部多夹有石膏层;受构造影响,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