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三个“立足”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三个“立足”
福建 闽清金沙中学 林 贤(邮编350805)
农村中学教师要面对“农村”的现实和教育的主体,必须植根农村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学生主体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要做到三个“立足”:
立足于清新自然的农村生活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生活,获得写作的源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去感知事物。教师只有把学生领到广阔的农村生活中去,正确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熟悉的农村生活、体验熟悉的农村生活,挖掘农村生活宝贵的写作资源,学生作文才能表现出迷人的广度、深度和新鲜度,就不愁没有材料写。
1、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获得信息和写作素材的途径。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分类观察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一)自然风景画。一条条清澈的小溪,一排排泥屋,就像一条条沉睡的乌龙;村后的丛丛竹林,茂密地聚满了影子;汩汩清泉从农家小院潺潺流过。多美的画面呀,这些是农村特定环境中的景色,是学生朝夕目睹的景色。(二)人物肖像画。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有着大地般的厚实,也和大地一样经历着风雨沧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周围的人,观察他们特有的气质。例如“卖菜的中年妇女挑着菜担子步履蹒跚地走着,嘴里不断地喘着粗气,那一口口白白的气体融进里空气了,她的脸被冻地紫红紫红,眉头紧锁,露出很苦涩的表情,睫毛上凝者大颗大颗地霜粒,头上包着一块很旧却很干净的碎花布。” 这是对一个冬晨女菜农的观察。(三)捕捉动感画面。“推开陈旧的布满缝隙的木门走向清晨的田野时,鲜亮的阳光一下泼到我的肩上,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田野上很干净,收割后的粮食已经被农人用大车运回了家中,遗留下来的,是牛羊们满意的吃食。牛羊们正在静静地咀嚼,像一些不倦的农人在不倦地劳作。四下里回荡着的,是天堂般的宁静。”这里晨曦闪动,野草飘香,牛羊吃食,农人劳作,一幅悄然流动的画卷。这样的画卷在农家可以说是即手可得,只要推窗俯视,尽收眼底。
这些画面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懂得观察、善于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习作。
?2、指导学生体验清新自然的生活美感。
教师要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生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抓住事物的特点。有一次,作文训练“记一处景物”。我就带领学生亲自到野外走一走,到田间小路看一看,观察周围景物静态和动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我们坐在河岸上,我指导学生:天空色彩是怎样的?河水有怎样的声音?河里的鱼儿怎样活动?河岸上的小草、树木长得怎样?……同学们经过我这一指导,观察、体验片刻后就畅所欲言。结果,这次作文,同学们都能做到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中心较为突出。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学生写的这一片段: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一群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小河西岸绿树成荫,岸上碧草翠色欲流,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我闭上眼睛,一阵微风轻轻地扶过我脸庞,我听到了小鸟的歌声,听到了河水的笑声,听到了鱼儿的嬉戏声。我陶醉在这优美的境界中,我仿佛成了鱼儿在河里尽情玩耍,又仿佛成了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能写出这样的好片段,离不开同学们的亲身观察、体验,离不开对农村清新自然的生活美的感受。
立足于质朴无华的基础语言积累
农村初中学生语言积累较少,词汇量不丰富,不规范语言现象较严重,特别是农村家庭一般都是讲本地话,因此,在普通话里难免混杂着土语。但农村孩子的语言就像他们的人,都闪烁着质朴无华的亮点,这是可贵的,要家以提倡。对于语言的积累,要注意:
第一,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逐渐深厚学生的语言功底。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汉字与词语的音、形、义,尽可能掌握更为丰富的词汇,这就是要练习“基本功”。要做到这些,要求学生经常翻查字典、词典。做到字典、词典随身带,遇到不懂的马上就查找。第二,要善于积累词汇、语句。除了教师课堂教学要重视词语教学外,平时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把美词佳句摘录出来,并要作简评,对词语的运用加深了解,巩固掌握。这样长期积累,词汇就不断丰富,语言表达就逐渐流畅。第三、及时纠正不规范语言。不规范语言主要体现这些方面:(一)用词上把农家习惯语用在书面上。如:“新郎”写成“新郎官”,“老大爷”写成“老伊伯”,“老大妈”写成“老
文档评论(0)